“團隊終于組成了。”譚明亮也算是長松了口氣,忍不住抱怨,“學院這效率也太差了,5月份就定稿等著拿教育部去評選了!”
周浩然笑道:“初級教材,編寫起來都簡單。”
譚明亮點了點頭,“這是我第一次編教材,必須得做好。”
“很榮幸參與進來。”
周浩然還真是榮幸,能夠成為《java編程指南》復旦版這本教材的第二作者。
“你可不一樣。”
譚明亮似笑非笑。
“我?”周浩然不明所以,“我怎么了?”
“有人相中你了唄!”
譚明亮起身,準備去洗咖啡壺,泡杯咖啡。
“誰啊?”
“熊江教授,就今天考核會上那個下巴有點歪的……他也是留美回來的,挺有水平,今年才37歲還是38歲的。”
“我不認識啊!”周浩然莫名其妙,“他相中我什么了?”
譚明亮笑道:“他也在編教材。”
周浩然心頭一跳。
譚明亮道:“現在美國的互聯網很熱門,國內也很重視。學院要開一門關于互聯網的課程,下學期就要開課,任務很急。這學期就得把教材給編出來。”
周浩然點了點頭,“應該的,從事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必須要對互聯網有足夠的了解。這個熊江教授,要編什么書?”
“《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的internet特色》,主要就是采用自頂向下的方法介紹計算機網絡。”譚明亮回頭,笑呵呵的看向他,“詢問我的意見了,我推薦了你。”
周浩然樂見其成,“然后熊江教授就同意了?”
“不同意行嗎?”
譚明亮哼了一聲。
周浩然試探著問:“程院長也推薦了?”
譚明亮笑道:“程院長是推薦了,不過這是學術層面的事,推薦是人情,學術才是硬實力。你之前給我發的那三篇關于互聯網的論文,我給熊江教授轉了一份,讓他見識見識你對互聯網的理解!”
周浩然鄭重其事的說:“這是肯定的,全世界也沒人比我更懂互聯網。等我連發幾十篇論文,在學術界有了威望和名聲,到時候得發出一聲鄭重的號召,給互聯網的基石上刻下中國人的痕跡!”
譚明亮回頭瞟他一眼。
表情古怪。
還真分不清這小子是在開玩笑,還是在討論一個嚴肅話題。
“對了譚教授,你的學術方向,是分布式吧?”
“對。”
“你要不要寫幾篇世界級的論文,也參與參與?”
“啊?”
譚明亮微微一愣,手里差點被熱水給燙到。
周浩然笑道:“你的專業別浪費了啊,計算機行業的技術方向這么多,可以探索的未知區域這么大,你也參與進來啊。”
譚明亮搖搖頭,“我都沒什么方向性。”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學術圈由此如此。
譚明亮這種斯坦福的博士,技術水平肯定不會太差。學術地位這么低,主要就是從小在國內受到的教育,缺乏“提出問題”的能力。
國內的教育環境,是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學;家長怎么說、孩子怎么做。
就導致國內在科學領域,很少出現世界最頂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