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國內的校園論壇出現了好幾家。
比如清華的水木清華,南大的小百合,海港交大的飲水思源,南開的我愛南開,復旦的日月光華……
做的都很爛。
動不動就是數據丟失,要么就是內容違規關停整改。
凡是遇到重要事件,都需要“系統維護”。
因為網絡普及度差,服務器性能差,這些校園bbs,就真的只能在校園里用。比如我愛南開bbs,就只能是南開的學生,在校園里使用,最高峰的時候也就同時在線幾百人。
這根本就不是互聯網。
周浩然要開發一個真正的校園論壇,把全國的大學生連接起來。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簡單的調研,就遇到了瓶頸。
基礎設施不足。
計算機大樓里,有全校最大的一個機房,有200多臺機器。
學生們需要付費上網。
價格很低。
每小時1塊錢。
要知道,外面的很多網吧,網費每小時要30塊錢。這還是大減價之后的費用,去年要60塊錢一小時。
“等校園卡推出后,就不用這種小票上網了,可以用校園卡直接付費。”
鄭雙文老師在旁給他介紹。
她是這個機房的主管老師之一。
周浩然背著手參觀,像個領導似的,問道:“咱們這是教育網線路嗎?”
鄭雙文道:“接入了,主要還是撥號的internet網絡。校園網的搭建太復雜了,這都已經換三個項目負責人了。”
“哦?”
周浩然本來想做這件事的。
鄭雙文對學校的信息建設比較了解,說道:“其實從94年,我們學校就有了校園網的建設規劃。可執行起來太難了,現在發展了三年,就只有本校區的20多棟樓,連上了本校的校園網。”
“怎么會?”
周浩然對此很疑惑。
校園網的搭建,其實沒什么技術難度,這就是個校內局域網。只要拉上線纜,把全校各大樓、機房和電腦都連接起來,有一個中樞的交換機房就行了。
鄭雙文道:“工程量太大了,要在地下埋線,費用太高。還有,我們的教學樓,這些都有幾十年歷史了,在樓里走線,要怎么走?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周浩然這才恍然。
制約校園網建設的不僅是科技,還有施工。
教育網覆蓋全國,這其實好辦,拉一條線,把全國的大學都連起來就行了。
可是線路入戶,這才是最難的。
就像快遞行業似的。
把商品從首都運到海港,這很容易。難的是商品運到海港后,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鄭雙文嘆了口氣,“最難的還是地理上的限制,復旦大學有好幾個校區。這種空間上的隔離,就很難把各個校區都統一在共同校園網內。這是學校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
“這么看來,短期內還是得以教育網為入口。”
周浩然感受到了時代的局限性。
校園網,就是校園里的局域網。
想要訪問其他校園的信息,需要撥號連到教育網的信道入口。就相當于跟其他接入到教育網的高校,進入了同樣的一個局域網里,就可以信息交流了。
“對了,周老師,有一件事你可能會感興趣。”
鄭雙文是學校里在編的老師。
不過,作為實驗室里的輔導員,她知道誰才是實驗室里的核心。在稱呼上就有所區分,不是“周同學”,而是稱他為“周老師”。
周浩然坦然接受,問道:“什么事?”
鄭雙文笑道:“acm-icpc大賽!”
“嗯?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
周浩然眉梢一挑,記得上輩子在復旦讀書的時候,他報名過。
可惜,校賽都沒過。
鄭雙文穿著一襲紅色的緊身連衣裙,緊致飽滿的身材很有型,很興奮的說:“是啊,每年9月-12月是亞洲區比賽。”
周浩然皺眉道:“只能本科生參加吧?我是博士啊!”
“你可以給學生們當教練啊!”
鄭雙文眸光盈盈。
“這樣啊……”
周浩然主要是沒時間、怕麻煩。
鄭雙文對此卻很期待,“以前,我們學校別說參加亞洲區的比賽了,連全國比賽都沒參加過幾次,很多時候海港地區的突圍賽都過不去。”
周浩然好笑道:“鄭老師,你可別抱太大希望,我的編程水平也一般。”
“怎么會?”
鄭雙文根本不信。
周浩然很實在的說:“真的,你看我平時從來都不寫程序。”
“你不是專家嗎?”
鄭雙文睜大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