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總,你找我?”
周浩然笑呵呵的出現了。
“你是……”杜家運睜大眼睛,表現出了幾分驚訝,“你是周浩然博士?”
他生于對岸,美國國籍。
口音一聽就能聽出來。
周浩然笑道:“杜總這次來復旦大學,專門來興師問罪?”
周浩然皮笑肉不笑。
這年頭,微軟中國其實就只是個銷售公司,只是個小辦事處,權責很小,根本不用太在意。
“沒有,沒有……”杜家運剛才跟郭副校長溝通的時候,姿態還挺強硬,面對他就完全不一樣了,“我這次過來,是專門來找你的。”
“找我?”
周浩然不太相信。
杜家運笑著說:“周博士是互聯網行業的專家嘛,你寫的論文,覆蓋了互聯網的很多領域,給行業帶來了很多的啟發和引領。”
“嗯?”周浩然隱約猜出來了,“你來找我幫忙?”
杜家運連忙道:“對,專程過來,想邀請你去一趟美國總部。”
“具體什么事?”
周浩然可不會輕易出手,不過真能跟微軟這樣的公司合作扯上關系,那也是挺好的事情。
杜家運道:“硅谷有一份很著名的報紙,《圣何塞新聞》。上面有一篇報道,在硅谷引起了不小的動。甲骨文的航空管理系統,在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遲遲不能解決。是你出手,幫他們搞定了這個事。”
“嗯。”
周浩然當然知道這件事,之所以上報,本來就是他的合作要求。
要通過跟甲骨文的合作來揚名。
否則他一個老外,怎么在硅谷吃香?
搞學術研究的和做市場開發是兩碼事。
周浩然在學術領域里有很大的名氣。
可這只是小圈子里的名氣。
無法轉化為更大的名氣和利益。
踩著甲骨文上位,就是很好的策略。
效果也很明顯。
這篇報道出去后,很快就接到了很多份來自硅谷的合作申請,其中最知名的當屬一款名為icq的即時通訊產品。
沒想到,微軟也上門了!
杜家運對他的態度很客氣,“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電子郵箱成了工作和生活的必備產品。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電子郵箱,可應用效果普遍都比較差,還存在著許多技術性的難題沒有攻克。”
“電子郵箱?”
周浩然沒想到這么巧,微軟也是為了電子郵箱而來。
杜家運道:“技術上的事,我懂的不多。周博士,你是專家,你肯定比我了解。”
周浩然問:“杜總,微軟不是有郵箱業務嗎?”
“有是有,就是……”杜家運倒也實在,嘆了口氣,“微軟正在努力持續的改進電子郵箱的使用體驗,可這款產品在很多方面,都沒能達到微軟的標準。”
周浩然對此表示理解,“嗯,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的確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
杜家運很熱情的說:“周博士,您看什么時候有時間,我們一起去一趟西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