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昊還以為他什么都不懂呢,笑著說:“收視率的統計,總不可能是挨家挨戶的都做調查,全國有幾億家庭呢!”
周浩然點了點頭,“我知道,通過一個小樣本取樣。”
顧昊意外的瞟他一眼,“嗯”了一聲,“小樣本取樣,海港全市,樣本大概有5000個家庭吧。”
“這么少?”
周浩然扯了扯嘴角。
海港全市,少說也有500萬家庭。樣本才5000個家庭,樣本規模才千分之一。
顧昊道:“沒辦法啊,成本太高!咱們臺里購買的是尼爾森的收視率數據,那可是高科技。”
“怎么弄的?”
周浩然很好奇。
顧昊就簡單的說了一下。
其實,就是在樣本家庭里,安裝一個“電視盒子”。這個盒子,可以記錄家庭每天都看了什么臺,每個臺看了多長時間,把數據記錄下來。
然后,電視盒子連接電話線,通過電纜把數據傳回到給尼爾森。
這就完成了對一個家庭的收視率統計。
把5000個家庭匯總起來,就代表海港全市500萬家庭的總收視率了。
這種“電視盒子”是高科技產物,成本高,背后還包括著軟硬件系統,還有數據分析模型,維護費用極高。
這就必然導致尼爾森的這套收視率統計模式,只能在富裕的大城市推廣。
周浩然問:“那些貧窮地方,怎么辦?”
顧昊道:“皇冠臺啊!”
“嗯,我聽說皇冠臺,有一個什么媒介調查中心。”
周浩然在中博軟件的時候,聽法國人說了。
顧昊點頭道:“對,就是媒介調查中心,這是國內自己的收視率統計機構。不過,國內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后,沒有相關的軟硬件設備,也沒有高科技的‘電視盒子’,只能采用最傳統的日記法。”
周浩然問:“什么是日記法?”
顧昊道:“就是給樣本家庭里,發一個‘日記卡’,讓家庭用戶把每天看的什么內容,都寫在日記卡上。通常每15分鐘要記錄一次,每張日記卡可以記錄一周的收視情況。”
周浩然睜大眼睛,“這也太落后了!”
“是啊,很落后。”顧昊就很不屑,“所以紅星臺之前也想成立這種媒介調查機構,很多人就沒同意嘛。國內沒有相關技術,要做收視率調查,就只能采用日記法。都不夠丟人的。”
周浩然分析道:“日記法的好處,就是成本低。”
顧昊搖搖頭,“成本是很低,可是數據誤差太大了,誰知道觀眾每天記錄的東西,是不是真的?萬一他們為了應付,胡亂寫呢?還有,日記法的統計,遲緩太大了。經常是一周上門一次,收集好日記卡后,還需要做匯總分析。想知道當期的收視率狀況,至少得兩周后了!”
周浩然恍然大悟的說:“所以一些大城市,采用的是尼爾森的收視率統計,能夠做到隔一天就拿到收視數據。很多偏遠貧窮的地方,就只能是日記法了。”
“對。”
“這可不行啊!”
“怎么不行?”
顧昊似笑非笑。
周浩然正色道:“數據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尼爾森是外企,怎么能把我國最準確的收視率信息,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咦?”
顧昊看向他的目光,就驚愕起來。
因為這在他最近到的一份內部文件里,也看到過類似的論調!文件強調,為了確保國家安全,國內必須有自己的權威的、先進的收視率調查機構。
并要求全國的電視臺都予以配合。
所謂的配合,就是給錢。
這種收視率調查機構,賺錢的方式就是賣數據。把收視率數據調查好了之后,賣給廣告商。廣告商們可以根據數據分析,來制作廣告投放計劃。
不過,國內的市場化不夠,廣告商們也不懂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