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軍出人意料的回來了。
一切照舊。
這才讓大家明白,原來只是做一些問話調查。
那么問題來了,調查些什么?
一時間,人心惶惶。
剩下的事情,周浩然就不管了。
他接到了老懷叔的通知。
就跟張爺爺一起,去普渡區間談大生意去了。
現在這個階段,金融危機的沖擊很嚴重,尤其是海港,金融、外貿、地產等領域都遇到了極大的困境,招商引資提振市場,就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周浩然選擇這個階段入場。
不僅有利于對方,也有利于自己。
這是地價最便宜的時候。
雙方一拍即合!
唯一的分歧,就是規模。
周浩然認為,產業園的規模不需要太大,有200畝地就差不多了。因為主要經營的是文化出版,這實在是一個不怎么賺錢的賽道。
鄭先懷認為,產業園的規模不能低于600畝!
產業園里,不應該只是許多書商的辦公地,還應該有一系列配套的設施,還可以把許多周邊產業都吸引過來。
比如創意設計。
圖書的封面制作,這就是創意設計行業,完全可以把一批這類廣告公司、創意公司給吸納進來。
又比如數字出版。
既然搞了產業園,就一定要有示范效應。
作為文化出版行業,其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印刷。
產業園區里,應該至少建設一家以高科技印刷為代表的民間龍頭印刷廠,要充分呈現出現代化、國際化,有科技、環保的主題。
這樣一來,領導考察的時候也有說服力。
既然有了龍頭印刷廠,那倉儲、物流中心也少不了。
產業園里應該有一家大型的現代化的倉儲物流中心。
除此之外,還可以吸引一些動漫制作、商標包裝等行業進場,來豐富產業園的覆蓋。
以實現產業聚合,成一元為主、多元發展的態勢,可承接傳統出版物、數字制版、數字印刷、動漫制作、高端商標包裝的創意設計及倉儲物流等服務。
這一下就讓周浩然倍感壓力。
他只是想在這里打造一個總部辦公的園區,投資2億,批一塊地、蓋幾棟樓就夠了。
等樓蓋好之后,一棟樓作為中博書局的總部。
其他辦公樓,都租出去給入駐的其他民間書商。
把海港乃至周邊省份的核心書商都吸納過來,就像后世里梁山圖書產業園似的,形成抱團效應,讓彼此在空間上形成配合和關聯效應,稱霸全國的教輔書市場。
鄭先懷不滿足。
他覺得至少要投資10億元,想把這個產業園區,打造成他這個任期里最具有標志性的一個重要工程。
以至于雙方在合作方式上沒能達成共識。
還需要進一步接觸。
周浩然和張爺爺一起,從老懷叔那里離開。
就有些不太高興。
覺得老懷叔太功利了。
張爺爺給出了解釋:“他現在是關鍵時期。”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