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浩然做的這件事太有趣,紀錄片《走進硅谷》的導演楊紫燁聽后,也想參與進來。
一起運作這個項目。
楊紫燁導演是華裔,也會說一些中文,詢問道:“這件事如果做成了,應該會很受關注吧?”
東方朗笑道:“肯定的啊,掛著‘聯合國’的頭銜,誰看誰不迷糊?”
楊紫燁沒太聽懂他在說些什么,“這次發一個服裝類的大獎,以后是不是還可以發一個電影類的大獎?”
“啊?”
東方朗臉色僵住。
楊紫燁看出來了,“電影獎不可以嗎?”
周浩然道:“以聯合國的名義發電影獎,這當然也是可以的,可效果會很差,甚至是反面效果。國際上的電影類獎項太多了,國內也都認識到了,那些野雞獎項,都沒什么人在乎。真正拿得出手的國際大獎,也就是奧斯卡和歐洲三大獎。”
楊紫燁面色微變,“那標準可夠高了。”
這個念頭就放下了。
她本來還饒有興趣呢,如果周浩然、徐游、東方朗這些人,真的把“聯合國頒獎”的模式給走通了,接下來要做一個電影大獎……
那她作為小團隊里唯一的內行,說不定她就成為電影節的主席了。
第二天。
一行人直奔紐約。
誰都沒去過聯合國大廈,先過去看看。
就在曼哈頓。
去看了才知道,這聯合國大廈,主要功能就是旅游,其次才是開聯合國會議。
一進門,牌子上就寫了。
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點到下午的17點,是開放時間。
面向普通人。
收門票。
根據參觀的場所不同,比如參觀大會堂、會議室、圖書館、秘書處等等,不同的旅游項目,收費各有不同。
門票基本就在10-15美元之間。
很便宜。
游客可真不少!
周浩然、徐游、東方朗、喬海,還有楊紫燁和稽映陽兩位女士,買票進去。
按照楊導演的說法,要把聯合國大廈都走一遍。
只有看過了,才能感受到哪里是拍影片最合適的地方。
導游是一個戴眼鏡的拉丁裔。
徐游跟她攀談,“聯合國每天都這么開放,那聯合國要開會了,怎么辦?”
女導游簡單的回應:“聯合國總部會在工作時間向公眾開放,休息日或者節假日,才會安排聯合國的相關會議。”
徐游又問:“這參觀時間也太短了,每一個地方,也就十幾秒鐘……”
“十幾秒還不夠你拍照?”
女導游不太樂意。
徐游道:“這太倉促了。”
“游客這么多,要是每個人都駐足很長時間,后面的游客怎么辦?我們需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請不要耽誤其他游客的時間。”女導游引導著她手下的十幾個游客,一揮手,“好了,別停了,這里參觀完畢,跟我來,我們上樓了!”
徐游還不死心,跟上去,接著盤問:“如果有貴客來參觀,也會這么倉促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