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扯了扯嘴角。
王長連道:“嗯,劇本的時候過審了,后來不是大環境變了嘛,等拍出來后,就不過審了。給臺里虧了一大筆錢,就叫停了和海巖的合作。”
周浩然這才明白內因,“所以海巖才去找了紅星臺合作。”
王長連道:“《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好評如潮,獲得了觀眾的認可,臺領導后悔了,就想繼續跟海巖合作。之前不是有一部作品被斃了嘛,海巖也覺得虧欠首都臺,就轉身回來了。”
“還是海港的吸引力不夠。”
“也正常,這里有皇冠臺,還有首都臺,這里有中戲和北電,有來自全國的導演、演員和行業從業者。首都在影視行業的資源,的確比海港多。”
“總不能讓他們一家獨大。”
周浩然已經想好了。
要把王長連拉到海港去,因為他創辦的公司,叫光線傳媒。
要讓這公司落戶在中博產業文化園區里。
王長連好笑道:“你不會是想做一個滬圈,跟京圈競爭吧?”
“不行嗎?”
周浩然反問。
“海港肯定是有這個資格的,可就是缺人啊。”王長連一語中的,“做這行,最重要的是人才。海港有資金,這肯定沒問題。可是想拍出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得有好導演和好演員才行。這些資源,現在都在首都扎堆。”
周浩然點了點頭,“是啊,這次北上失敗了。”
“不過……”王長連瞇起了眼睛,“也不是沒有辦法!”
“嗯?”
“北上這條路斷了,還可以南下!”
“英雄所見略同。”
周浩然哈哈笑起來。
王長連道:“我聽說,港臺的影視產業,也進入了低迷期。現在國內政策開放了,港府也回歸了。海港在這方面缺乏資源,如果能利用地理優勢,跟港府完成對接,那咱們的滬圈,就不是對齊京圈了,那就是超越京圈!”
港府的影視行業為什么那么發達?
是因為在民國時期,海港是東方好萊塢,有幾百家電影公司。
捧出來了一群名揚影史的大明星。
后來,因為戰爭。
以及政策性的因素,海港的那些黃金時代的電影人,都紛紛南下去了港府發展,這才形成了后來港府電影產業的生機勃勃。
港府電影,就是老海港電影下的蛋。
現在,港府回歸了。
政策開放了。
是時候認祖歸宗了。
周浩然問:“你打算什么時候辭職創業?”
王長連道:“半年以內吧。”
周浩然笑道:“我也是這么考慮的。”
“你考慮什么?”
王長連不明所以。
周浩然淡然道:“半年之內,去港府收購一家有實力的娛樂公司,然后把港府的影視資源,對接回海港,推動海港影視行業的大發展!”
“收購?”
王長連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