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別堂中,張岱還在執筆皺眉作苦吟狀,而外間卻傳來喧嘩聲。
坐在堂中監考的裴敦復自覺無聊,便起身行至堂外側耳一聽,待聽清楚外間選人們的呵斥咒罵聲,他臉色頓時便是一變。
當再回頭望向仍在答題的張岱時,裴敦復心里也暗暗后悔有些輕率答應了玉真公主這一要求。
張說失勢他也知曉,但自忖張說總還保留了一些人事影響在朝中,再加上此事是玉真公主所托,他也就順水推舟的應承下來,一件事情還能收兩家人情。
結果他卻沒想到張說失勢的如此徹底,就連孫子在這里補考一場解試都要受人咎責刁難。看這樣子,這張氏子沒能參加河南府解試怕還另有隱情啊!
“外間怎么了?”
張岱這會兒站起身來,將寫好的那一首《省試湘靈鼓瑟》擺在案上,有些好奇的向外略作張望。外間的吵鬧他當然也聽到了,只是聽不清楚具體在叫喊什么。
見張岱這么快便完成一題,裴敦復也略感詫異,但轉念想到這考題本就是玉真公主擬成交給自己,當中必然也有些講究。
他沒有回答張岱的問話,而是回到案旁拿起這一首詩作來看了看。通篇讀完后,他臉色頓時一變,這一篇詩作情景交融、逐層遞進,即便拋開應試這一個命題不說,本身就是一首上佳之作!
京兆府試歷年來都是貢舉解試當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無論是所舉鄉貢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冠絕天下,以至于京兆府舉解前幾名又有一個別稱“等第”,意思就是等同于及第,鮮少有人在之后的省試中黜落。
所以每一年的京兆府試也都是才流云集,包括今年同樣涌現出許多佳作。裴敦復作為主考官,對此也是頗為自得,然而那些他之前所欣賞的佳作,在如今這一篇《湘靈鼓瑟》面前,卻都是黯然失色!
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少年抄襲別人詩作,但這首詩作太出色了,裴敦復自度若是自己妙手偶得,是絕對不肯拱手讓人的。而且這少年祖父張說乃是文壇宗師,若其竟有盜文之嫌,無疑是一個莫大的丑聞!
“不過是一些閑人吵鬧,張郎不必在意,安心答題即可!”
看完這一首詩作,裴敦復心中大定,他也擔心少年是個繡花枕頭、連累他遭受發落,迫切想要通過后續答題看看少年真本事究竟如何。
如果其人確有其才,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擔心會被人檢舉徇私舞弊了。朝廷典選雖然自有程式,但同樣也可變通,但也要當事人值得變通。
為了就近欣賞少年才學,裴敦復索性移案到張岱旁邊去,看著他繼續寫作賦文。
“蠢爾微蟲,有茲尺蠖……”
相對于之前的詩作,張岱賦文寫的更慢。因為賦文無論是內涵,還是格式聲律,構思的難度都要超過了詩作,該做的樣子總是要做,總不能揮筆立就,他又沒溫八叉那么牛。
裴敦復趴在一邊看了好一會兒,總算等到少年第一段賦文寫完,雖然破題只是中規中矩,并無驚艷之感,但一個少年能有此穩重文筆已經頗為難得了,通過解試綽綽有余。
心中有了底氣,裴敦復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此時外間仍然喧鬧,但他已經在心里暗自埋怨吏部做事糊涂,他們只是借用一處別堂,又沒干擾吏部事務運作,怎么就把選人們給激怒對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