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飛錢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只是東西兩京之間錢帛的簡單匯兌,業務并不繁瑣,賬目也非常清晰。
長安柜坊開出的飛錢票據已經達到了兩百三十余萬貫,東都資金西流倒是不像東出那么猛烈,但也陸續收得三十多萬貫入帳。
單單入柜這些飛錢按照兩成半抽利的話,那么當下的利潤便已經達到了六十多萬貫。
這個數字著實是驚人,岐王這么多年在東都積攢的家業才一百七十多萬貫,飛錢正式經營才只兩個月有余,獲利便如此迅猛,真的是開爐鑄錢都絕不可能這么快!
東西兩京之間貿易需求旺盛,但是運輸資源卻非常的有限,就連天子都時常需要東出逐糧,分配給商賈的運輸資源自然也更加的有限。
商品的運輸是商業行為獲利的根本,自然無從回避,但資金的籌措運輸同樣有著巨大的成本和風險,這一點直接就限制了一般人加入兩京商貿的道路。
但社會的發展必然要刺激商品經濟的繁榮,尤其兩京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大量的脫產純消費人群。
一些人便采取融資借貸的方式繞開資金的限制,但是官方的放貸往往利錢五、六分而且還有著嚴格的身份和戶籍限制。
民間質庫、寺廟等借貸利錢略低,但也有四五分,而且管理混亂,時常有抽貸、追貸等行為,一旦違約,商賈們多半要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即便不抽貸,高昂的利息也會吃掉大部分的利潤,讓異地本錢的積累非常緩慢,商賈們往來奔波,結果賺取的利潤都喂給了那些提供資金的地頭蛇。
地頭蛇們往往在當地便有著不弱的鄉土勢力,他們并不需要承擔市場風險的去追逐商貿利潤,通過放貸從商業中抽取來的利潤主要用于購買宅田等相對穩定的投資,進一步推動土地兼并。
飛錢抽利雖然猛,但相比借貸其實還要輕得多,而且這是一次性投入,錢財直接便運輸到目的地,可以頻繁多次的重復使用,不必再有利息的負擔。
原本還有些劍拔弩張、不和諧的氛圍,當聽到已經有了這么多的利潤可以分的時候,幾人神情也都變得緩和一些。
“兩京飛錢已經漸成規模,后續只要運作得宜,利錢便能滾滾而來。此業無受旱澇之害,人有所需、物有所動,皆可由中取利,恭喜幾位貴人擁得美業!”
王元寶又起身向幾人作揖道,都有幾分苦口婆心的模樣,你們幾個小祖宗別折騰,咱只要好好搞這份事業,人人都有錢發!
但世人向來都是得隴望蜀,不折騰那是不可能的。
眼下飛錢雖然已經不再是張岱重點要推動的事情,但這畢竟也是他帶來這世上的,也是希望這事業能夠發展的更順利一些。為免己方爭斗影響到飛錢的運行和發展,他又提出了幾項規定。
首先是飛錢由王元寶的柜坊負責經營,他們三方都不得直接插手飛錢的日常經營,但是他們可以派人協助造賬查賬。飛錢的賬目一月一審、一季一盤,年終勾檢,都需要三方共同在場,各自派人。
其次飛錢的賬目采用后世所通行的復式記賬法,這樣審核起來更加清晰直觀、且便于發現疏漏。
張岱將復式記賬法的原理和模式稍作講述,另外兩人還有些不能理解,王元寶卻領會得很快,連連擊掌贊嘆道:“張公子百業精深、藝術俱能,當真令人欽佩。得此造賬之法,當真大益諸事,人莫能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