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中的維那是一個管事的僧職,類似武俠中所說的戒律堂堂主,在寺院中也屬于實權人物,與首座、寺主并稱為寺院的三綱,如果比擬朝廷,那就相當于御史大夫。
王元寶對長壽寺的真實情況也了解不深,此時聽這新任的寺主解釋才知寺廟所犯不只一事,寺中的維那已經因為田事而遭到了河南府的追究懲罰,首座、寺主卻是因為別的事情受罰。
唐代的和尚出家之后并不是萬事大吉,每年還要進行佛法考試,類似科舉帖經一樣,針對佛經文義進行考核,如果不能達標,那是要遭受懲罰的。如果太過荒廢佛業,不只要除其僧籍、收回度牒,嚴重些的甚至還要處以刑罰。
不過規定是規定,實際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大部分的佛經考核其實也就是走個過場,一般情況下并不會深入細致的進行糾察。
但是長壽寺這一次就遭遇到了不一般的情況,寺中有僧籍的僧人上百個,結果考核佛經合格的竟然不足一半。
這些僧徒自然難免受罰,負責傳法的首座和主持寺廟事務的寺主自然也跑不了。他們不只要承擔荒廢舉業、怠慢佛法之罪,甚至還要因過往的褻瀆而進行追贓。
寺廟違法犯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畢竟沙門本就是方外之地,不遵人間法律只要能受得住刑罰,大家也不會因此而小覷。
但是你當和尚居然不會念經,那問題可就大了。那些善男信女們再怎么愚鈍、樂于奉獻,最起碼的一點也得是認為這些和尚是精通佛法的專業人士。
可現在這些專業人士佛法掌握的甚至都不如他們精深,那還拜個屁!
所以長壽寺對外的說辭只是說因田事被查,至于佛法考核不過關這件事則就諱莫如深,實在是太丟人了。不過他們指望王元寶出錢接盤,再加上張岱乃是洛陽地界的地頭蛇,自然不敢隱瞞,只能將實情道出。
張岱聽到這個原因后也是直樂,他倒覺得這件事不應該太過責怪和尚們。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長壽寺和尚們已經把副業經營的有聲有色,再讓他們學佛法去念經著實有點太為難他們了。更何況,不是還有將近一半考核過關了嗎?
可是那位掌管僧事的功德使可不像他這么寬宏大量,對長壽寺的糾察懲罰很是嚴厲。
“如今寺庫遭封,諸院佛事亦禁,追贓事情完結之前,寺中不許再收納供奉、興辦法事。唯獨北院的質庫因多善男女典物充庫,暫未收查,但也不許再受納出入。”
惠安禪師講到這里也是一臉的苦澀,原本他還欣喜于能被任命為洛陽大寺的寺主,卻沒想到這里已經是一個天坑。
寺中資產都遭到了查封,而他不止要維持寺廟的運作,還要負責教授僧徒們佛法經義,如果在限定日期內不能達標,那他這個新任的寺主一樣跑不了!
“這位功德使名誰?禪師有沒有細問寺中僧人,除了公事之外,是否還有私怨?”
張岱聽到這里便忍不住問道,這處置方法也太狠了,殺人不過頭點地,但這樣的處置方式就等于是留著一口氣、逼著寺廟持續上供啊!
張岱就算想收購一個在洛陽頗具影響力的寺廟,可當聽到長壽寺已經被收拾的如此凄慘了,一時間也是不免打起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