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在拱從圣駕返回洛陽大內后便各自散去,張說出宮后便招呼家人一起回家,高力士卻又湊上來,指著張岱對張說笑語道:“此徒需作借用,燕公且共余子同歸。”
“此兒功名未舉,渤海公等偏愛過甚,需防他恃寵荒業,來年應試不就,徒為人間笑料!”
張說也不太清楚具體的內情,但他早就注意到高力士對這小子有點別樣的關注,于是便皺眉說道,不想讓高力士帶壞這個寄予厚望的孫子。
高力士聞言后又連忙說道:“此兒郎已是深受人間寵愛的少俊才士,燕公教養之美已經盛傳都下。他舉業在即,我自不會以繁瑣雜事擾之,只有一些閑事問他,絕不會誤他傍晚庭前受訓!”
張說聞言后臉色才緩和幾分,然后又望著孫子叮囑道:“稍后早歸,不要貪寵留餐。相別月余,我還要仔細考校你課業如何。”
張岱聞言后,連忙恭聲應是,又將他爺爺一行送過天津橋去,然后才匆匆返回橋北,來到仍在等候的高力士面前。
“先去我家再說!”
高力士見他返回,便率先撥馬往洛北坊中而去,張岱則和其一眾族屬養子們隨從在后,一起返回坊邸中。
回到家中后,高力士先擺手屏退門中子弟,只留下高承信等幾名得力養子和張岱,然后才向張岱詢問道:“惠妃提前數日返都,想必應召你入宮言事。王毛仲這奴官膽大欺天,竟敢持此狂念,對其心藏不齒者實在不少。你聞此事后又作何想?”
張岱怎么想自然不重要,高力士主要想問的還是武惠妃心里的想法,大概想要看一看彼此有無合作的空間。
之前張岱便已經向武惠妃提議可以拉攏高力士等內官,這會兒自然也不隱瞞,當即便將自己之前建議武惠妃所作的反擊講述一下,當然還得強調是武惠妃的意思,他也沒有必要在這種事情上顯擺才智。
“此計甚佳、此計甚佳!先斷其錢帛,再擾其人情,復奪其寵眷……”
高力士聽完后便撫掌大笑起來,旋即又說道:“我本來還想歸后請謁惠妃,告其不必為此刁奴懷忿自傷,卻沒想到惠妃已經有此妙計制之!兒郎為其參詳得體,我也絕不會令惠妃勢孤于內!”
既然高力士也表態愿意配合行事,張岱便也不再多作逗留。
王毛仲一計不成,想必也在盯著各方反應,他暗地里出點壞主意還行,也沒有必要表現的太踴躍。反正無論最后事態怎么發展,王毛仲這閨女也輪不到自己。他要是上躥下跳的,徒惹人憎。
于是他又坐了一會兒之后便起身告辭,因有張說之前的話,高力士便也不再留他,抬手讓高承信將他送出邸去。
張岱一路疾行返回家中,便見到家中賓客也不少,除了趙冬曦等時常往來之人,還有數名朝士,包括許久未見的同族賢兄張九齡,各自神情都有些嚴肅,似乎在討論什么重要的事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