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地方難免紛擾多,尤其是管城驛這種品流復雜又利益糾葛頗多的大型輸場,不出意外的張岱等人到來之后不久便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他們上午時分入城,時間來到下午,運輸的車隊也隨后抵達,兩百多車的物貨,哪怕是在管城驛這樣繁華的地界也是非常引人矚目的存在。
由于沒有官方運物的標識,所以城外的行人們也都紛紛在猜測這是哪里來的豪商,攜帶如此大宗物貨將去往何處謀利?
行人們還在議論紛紛之際,早有牙郎掮客湊上前去,大聲詢問道:“敢問足下來自何方?運輸的又是什么時貨?是途經管城還是坐地銷貨?”
“爾等牙子速速退下!這是東都來的貴人家私,你等若再騷擾致有閃失,小心各自小命不保!”
負責押運車隊的除了安孝臣、丁青等人之外,還有之前州境相迎的一位趙姓的參軍,這位趙參軍自知管城驛這里三教九流、多有奸猾,見人靠近上來便大聲喝罵道,不肯透露車隊的細節。
“東都來的?東都來的也要遵守管城的儀軌程式!”
那些牙郎們見這趙參軍狐假虎威的驅趕他們,只能悻悻退開,但口中還在低聲哼哼著。
管城驛周邊人多眼雜,各種意外也頗難防范,而這批物貨中除了普通的物資之外,還有許多比較稀缺的藥材之類,若在城外逗留,難免會有閃失,因此需要暫時借用城中輸場倉庫以寄存。
這些事情自然無需安孝臣他們處理,那位同行的趙參軍自拿著州府的手令入城去管城縣廨交涉。
然而安孝臣等人在城外一直等到傍晚時分,那趙參軍才總算走回來,只不過臉上神情不甚好看,向著安孝臣等人說道:“事情有些不妥,趁天色未黑,還是速速告知張郎,請張郎親往交涉罷。”
“趙參軍持州府手令,還遭縣官刁難?”
安孝臣聞言后眉頭頓時一皺,口中沉聲道。
那趙參軍聞言后面露尷尬之色,口中輕聲解釋道:“管城雖然隸屬鄭州管轄,但此間館驛與輸場規模俱大,并不由州府管轄,而是由京中尚書省派員領事。”
管城驛位于汴渠旁,屬于水路兼濟的大驛,由朝中尚書兵部下屬的駕部直接派遣驛將管轄。而與之配套的管城輸場事關江淮租米的折造事宜,則就由太府寺下屬的左藏署進行管理。
趙參軍手里雖然拿著州府的手令,一般情況下此間官員也會給州官一定的面子,只不過這一次運輸的物貨數量實在太多,協調起來也有些困難。趙參軍在內說盡好話,也沒爭取到一個好的結果。
安孝臣等人眼見日頭已經西斜,也不敢再耽誤時間,只能趕緊派人入城去通知張岱。
張岱本來還在翻閱去年以來管城這里各類花銷,得知貨隊無法入城后,便也連忙放下手頭的事情,直往城中輸場官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