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樂助教經數考之后晉升為太樂博士,太樂博士再經數考可授散官,即成為了入品的官員,但是只能在太樂署內任職。
有了散官的太樂博士再經考秩之后,便可升遷為樂正。樂正之上為太樂丞、太樂丞之上為太樂令。
伶人出身者任職太樂令,便達到了職業的天花板,除非擁有特殊的機緣,否則很難突破出去獲得更高的官職。
張岱他們昨夜造訪的那個任智方,便任職右教坊樂正,屬于教坊中的高級樂人,但實際上仍然未脫樂籍、跡同奴婢。
張岱雖然不通樂理,但也有專業人才輔佐,當一曲奏罷,他放下手中的麾旗,自有一名太樂博士入前指出剛才所演奏的錯誤:“笙手入樂晚三拍,合殺時瑟聲亂調……”
凡所被點出的樂人,全都神情忐忑的走出隊伍,然后便有一名樂正入前檢點是否有遺漏,并將犯錯的樂人記錄下來,隨他們的課業名單一并送上前來。
張岱只需要坐在席中,待到名單送上后,對照一下這些犯錯之人學曲的時間、以及錯誤的大小,從而做出施以何種懲罰。
懲罰分為加作、笞、杖、除名等等,加作就是增加練習的時間和次數,如果完不成便不準休息。笞杖都是體罰,只是工具不同。除名就是直接剝奪其伶人戶籍,發往司農等各處去從事更加卑賤勞累的奴役。
張岱初初主事,倒也不打算給自己塑造一個嚴酷的形象,見這些伶人們犯的錯誤都不算大,因此便都只是判處加作一到兩次。
那些等待懲罰的犯錯伶人們聽到這一處罰后,紛紛叩首說道:“多謝張協律寬容體恤,奴等一定加倍用心,來日必得上等,務必早日業成!”
所謂的業成,是指的學難曲五十首任職供奉者為業成,難曲就是比較復雜、演奏困難的曲目,能夠嫻熟掌握五十首以上便畢業了。天分高的也需要數年的時間,業成之后行為修謹者便可晉升為助教。
李朏見張岱這里業務也算是上手了,于是便站起身來笑語道:“前堂還有一些案事積累,宗之你自留此可行?”
他本來也不是太樂署的主官,為了幫張岱熟悉業務才帶他過來,陪了一會兒之后自然要回去忙自己的事情。
“李主簿有事自忙,下官留此監課便可。”
張岱見狀后便也連忙起身將李朏送出,然后又返回廳堂中坐定下來,著令將下一部伶人引入堂中來接受考核。
太樂署番上伶人數千之眾,凡所監課倒也不需要張岱這個協律郎從頭到尾的坐鎮,否則他天天坐在這里聽交響樂就好了,別的啥事也不用再去干。
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太樂署的樂正等官員們監課完畢后,將結果整理呈交給協律郎,協律郎加以批閱即可。如果不相信太樂署的監課結果,也可以找個時間進行一番抽查。
不過張岱這會兒正要躲避薛縚這個上司找茬,也樂得待在這里聽曲,總好過去前邊看薛縚那張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