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賀蘭進明作答,張岱便開始沉吟構思起來,而賀蘭進明那詩作則被好事者拿起來向著圍觀群眾們大聲誦讀起來:“秦庭初指鹿,群盜滿山東……”
《古意》通常是指的擬古詩題,抒發心意之作。在同題詩作中,尤以盧照鄰《長安古意》詩作最佳,詩仙李白同樣也有《古意》詩作,但相較盧照鄰的詩作還是不夠意蘊綿長。
張岱在思忖一番后,便也開始提筆寫來: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
這是宋代梅堯臣《古意》詩,這一類的擬古詩作素來不以文辭精巧著稱,而以意蘊、氣節取勝,毫無疑問梅堯臣這一首詩作志氣滿滿,讀來不只瑯瑯上口,更給人以百折不撓、雄壯不屈之勢。
“勢利壓山岳,難屈志士腸。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茍!張郎當真好氣魄,此詩雄壯不屈,正是我三秦子弟心意寫照啊!”
隨著張岱落筆寫定這一首詩作,周圍那些看客們也都紛紛吟誦起來。
這些紈绔們別管平日里是何行徑,但卻最是崇尚這種豪義壯節的氣概,加上這一首詩用詞直白,也并沒有什么晦澀的典故,很快便以此為中心,在曲江周圍傳唱開來。
饒是賀蘭進明自覺得張岱這一首詩作太過直樸、欠缺修飾,并不如自己的詩作那么典雅意長,但是見到群眾爭相吟詠傳誦的場面,也是只能低頭欠身道:“張郎詩作聲雄氣壯,在下確是略遜一籌,于此獻丑,讓張郎見笑了。”
張岱聞言后也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是又將視線轉望向杜孟寅,但他還未及開口,杜孟寅已經連忙說道:“某并無詩作留備,敬請張協律賜題試酬。”
他見到賀蘭進明這遭遇,擔心自己先呈獻詩作的話會被張岱后來絕殺,于是便打算換個形式。
張岱對此也并不挑剔,執筆手中笑語說道:“早間奉輿至此心有所感,略成章句,便且示于杜郎。”
一邊說著,他一邊信筆寫來: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游……從今億萬歲,盛世紀春秋。
這一首《曲江侍宴應制》詩在王維一眾詩作雖然水準不算最高,但是作為其藝術生涯后期之作,也充分體現出其詩中有畫的藝術特征,讀來那種皇家儀仗車馬喧囂、氣派非凡的畫面恍然就在眼前。
杜孟寅在看到這一篇詩作后,臉色當即便是一白,他低頭皺眉,口中念誦有聲,但卻遲遲不能成句,就這么過了大半刻鐘,才在周圍漸起的哄笑聲中紅著臉對張岱說道:“在下并非奉輿侍臣,實在難能描摹勝景,能否有請張協律另賜別題?”
:<a>https://e467e8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