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造坊居,若欲聚人,要在有水。通軌坊雖然地處卑濕之地,地泉盡是苦鹵,若欲取水,需以明渠引水。但坊東有貴人園邸,不能穿渠取水于永安渠。故要大造宅業,以南坊歸義坊為宜。”
陳東受命之后便返回來深入細致的考察一番,此時指著坊中諸處向著張岱講解道。
“那是誰家園邸?”
張岱上一次來的時候便注意到坊東的那一片園墅區,這會兒便忍不住開口發問道。
陳東順著張岱所指的方位望去,旋即便回答道:“那里本是太宗文皇帝女新城長公主園邸,長公主薨后收作官園,后為彭城公韋氏典還造作韋氏省親園。”
新城長公主乃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兒、高宗同母妹,再婚嫁于京兆韋氏韋正矩,不久新城公主便暴薨,高宗遷怒韋正矩而殺之。
韋正矩從子韋鐬再尚中宗之女永壽公主,韋鐬又獻女于今上為韋妃。這一座彭城公省親園,想來就是為韋妃歸省所造。
在聽完陳東所言,張岱不由得感嘆不愧是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樣的老錢世家人多勢眾、房支眾多,真是哪哪都有他們的人啊!
剛剛被張岱坑了一把的韋恒是小逍遙公房,之前買地未果的韋陟兄弟則是鄖公房,更之前被張岱搞出去的韋堅則就屬于韋正矩這一支的彭城公房。尚書省尚書左丞韋虛心與前諫議大夫乃是堂兄弟,屬于南皮公房。
所以說中古時期還存在一種學問,名字叫做譜牒學,就是研究這些士族各自的譜系傳承。這些家伙實在是太特么能生了,根本就是屬耗子的,挖個坑就產一窩,不設立譜牒進行研究,根本就不知道誰是誰。
如果是一般的韋氏,張岱倒也不需要刻意的回避。韋氏雖然屬于地頭蛇,但各房各支也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且在勢的老實說也沒有幾家。
唐玄宗對于關隴世族和關東世族的壓制都是很有效的,并不像武后、中宗時期那樣宰相成窩成窩的上,諸如韋安石叔侄、韋思謙父子等等,輪著當宰相,跟特么鬧著玩似的。
當然那時候宰相數量也多,政事堂動輒湊上十幾個都不叫事。而唐玄宗除了在登基初期政權還未穩定的時候宰相數量較多之外,之后開元年間宰相通常只有兩三個而已。
這韋氏省親園那是修給圣人妃子歸省探親用的,張岱當然不敢鑿穿人家的園邸去引水,只能聽從陳東的建議,往南面的歸義坊去圈地。
歸義坊的情況與通軌坊差不多,而且要更加荒蕪。此間有一片土崗由北向南傾斜,土崗名為皇子岡,岡上是一片樹林,柳樹、榆樹、槐樹等等各種樹木都有,岡下則有著一片片開墾的農田。
這皇子岡來歷還是在前隋年間,隋文帝楊堅新造大興城,因城南諸坊荒涼無人,楊堅便責令其諸子在城南建造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