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張岱現在就已經有了一個相當堅定的想法,未來這貨如果不想體面,那就送他一個體面。
讓其提前欣賞一下這舞樂艷曲,也算是不負君臣一場。而讓壽王幫忙呈獻于其面前,則更是一種這世道中只有張岱能夠領會的呼應。
“啊?此曲還有這么多缺陷,那還能趕在圣壽前獻上嗎?”
壽王固然有一定的藝術基礎,但眼下這年紀也談不上有多高的水準,他還覺得這舞樂不錯,盤算著自己怎么加入其中呢,聞聽兩人對話,頓時便一臉的緊張。
“大王不必過于擔心,眼下事仍未濟,只是在事者技力仍然略遜而已。但使足員足力,事成不難,也有足夠的時間供大王習藝。”
張岱聞言后便又笑語道,藝術創作類的事情,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方向、沒有概念,甚至都不知道該要呈現出怎樣的美感,需要一次次的摸索、嘗試。
張岱也沒有見過真正的《霓裳羽衣舞》,但他知道方向所在,知道要追求一個怎樣的效果,至于說如何前進達成目標,那是專業的人士需要負責的內容了。
他信心滿滿的表態,讓壽王也安心不少,然后又轉回頭去繼續欣賞臺上還未結束的歌舞表演。
宋卓一臉饒有興致的觀察著張岱,充滿自信的人總是能夠吸引更多人的關注,無論同性還是異性。宋卓歸京后往來樂官院,也聽到了許多有關張岱的事跡,對這個與自己身世相仿的年輕人多有好奇。
此番見面,他便發現張岱不只儀表出眾,內在的才華與自信也是非常的讓人嘆服,原本還以為眾樂官們各種稱贊只是一種阿諛逢迎,如今看來竟是基于事實的描述!
面對如此優秀的同類,他的心中也是不免暗生爭勝之心。曲樂聲辭同樣也是他比較擅長的內容,因此在沉吟一番后,他便又湊近張岱小聲道:“張侍御所翻造的新曲確是讓人深為嘆服,但在后曲俱聞之后,我也淺有所見,這樂曲似乎還有翻新的余地……”
他一邊思索著,一邊慢慢將自己的感受與意見都描述一番,總體上還是覺得這曲子似乎可以調整的更剛健明快一些。
張岱也在認真傾聽著宋卓的建議,待其講完之后,便又抬手示意臺上樂人們繼續演奏另一個改編的版本,并對宋卓笑語道:“宋郎所見頗深,不如且聽這一曲。”
隨著樂曲演奏起來,宋卓越聽臉色越驚,因為這一首新曲子與他方才提出的建議頗多吻合,甚至都可以說這就是他心聲的表達。
知音啊!
宋卓再望向張岱時,兩眼都變得炙熱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