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公司規模起來之后就死在了制度上,要么累死一言堂老板,要么太過臃腫人浮于事。
李顏雖然是公司老板,但他這公司目前就十幾個人,除了一個內務總管,其他人甚至都沒正經的職務,完全就是靠他本人能力硬撐的小團隊。
別說管理兩百人了,六十人都夠嗆。
現在更是兩個團隊,可謂是地獄級難度。
好在麥文跟黃展還樂意當一下中間人。
在正式啟動的第一天,李顏用一份計劃書把麥文跟黃展看傻了。
李顏竟然把分工細化到了每個人頭上。
這是什么概念?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他一個人就整清楚了,并且根據大家擅長及有經驗的方面進行了分工。
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完成了管理。
“我只要結果。”李顏跟麥文如是說。
什么個人影響力,什么威信,都不重要,不用扯那些虛頭巴腦的。
大家都是精英,那就各自分配給你們任務,完成了就達到李顏目的,完不成的自己怕是臉上也過不去。
內部怎么溝通交流,怎么互相學習,李顏不在乎,也不管。
麥文非常吃驚,他這才發現自己的顧慮里少了一點——搞不好分工的主要原因是少有人能以一己之力捋清整個項目需要的所有工作內容。
而李顏做到了,說是把困難項目簡化,但他的做法本身難比登天。
“你……怎么做到的?”麥文翻閱著計劃書,他難以想象那些時間節點與工作內容的梳理,是何等恐怖的工作量。
“確實不容易,花了我好幾個晚上。”
麥文已經習慣李顏不經意的裝逼了,但幾個晚上就搞出來這么精細的分工,他又覺得實在不現實。
于是麥教授當著李顏的面翻開計劃書細細閱看,越看越心驚。
他好好研究了他本人比較擅長的內容,竟然發現李顏對工作量的把控也非常到位。
多少人去做某一塊內容,花多少時間,竟然也是考慮進去的?
既不會搞得太簡單,讓這群高手們有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又不會太困難,導致他們有不爽的情緒。
剛好卡在了“需要認真對待但確實做得完”的線上。
而這一份計劃書里,麥文還有很多壓根看不懂的東西……
“你都分配好了工作量跟時間?”
“對的,這樣比較省事。”李顏說道,“而且我也需要追求一下效率。”
“……你對整個系統的研發流程,都懂?”麥文甚至一度不知道該怎么問。
“對。”
“那豈不是你一己之力就能把這個系統搞出來?”麥文表情已經有些失控了,他知道李顏厲害,但怎么能越來越厲害。
“如果有充足時間的話,”李顏聳肩,“可惜我沒有,所以必須借助大家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