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一百多號人里,也有同步負責軟件開發的團隊。
不過他們不是搞“超級生活圈”,而是系統自帶的一些基礎功能。
倒是不難做,反正跟硬件交互的現在也沒啥好深入研究的,接入的也只是測試機而已。
他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展示”,用最直觀的方式表現河圖系統,尤其是軟件之間的交互方式。
劉立偉名義上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但因為技術層面水平不夠,所以李顏讓白書云做了這個實際負責人。
這個團隊算是整個系統開發的最后板塊,如果連他們的工作都開始有人關注,說明河圖系統距離落成也一步之遙了。
也正是因此,他們的開發壓力一直都比較小。
所有小組團隊里,就他們最不把李顏“元旦前完成”這話放在心上。
或者應該說,除了李顏自己,也沒什么人把這話放在心上。
黃展跟麥文也都不信,尤其是黃展,他自己搞過系統開發,只是把win從電腦系統整成手機系統都如此費時費力,深知其中難點。
他跟麥文原本都以為李顏會沿用內核開發的團隊,甚至進一步擴大人手規模。
在聽到他準備招一百多號人的時候,還在想他這次又該如何考慮三個團隊之間的配合,沒想到他就這么啟動了。
一時間竟然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一百多號新人,一個全新的項目,一個月的開發時間。
在黃展看來,基本等于一個玩笑。
不過李顏是這么回應他的,“有時候從零開始比改既有成果工作量還要小點,黃總你放心。”
黃展回去又干了半瓶紅酒。
甚至就連尚杰這個往李顏腦殘粉方向發展的“小弟”,也打心底里認為李顏這“一個月”的說法,只是在給大家上壓力。
不過就算大家基本認為李顏說的時限是假的,也沒有什么負面影響。
一方面是半年搞定洛神內核已經足夠驚艷,大家對于河圖系統的期待從“做不做得出來”已經轉移到“能做多好”了,自然不著急工期。
另一方面是……所謂年少輕狂,總是很好理解的。
“換我這年紀這成就,我已經飄到天上去了。”麥文如是說道。
所以當白書云召開團隊會議時,負責這塊的三個小組長都很驚訝。
“白總,我是不明白李總的安排,現在著急也沒用啊。”
“只剩半個月,現在不著急什么時候著急?”白書云干起活來雷厲風行的,屬于典型的“我很快所以你們最好跟我一樣快”的類型。
“真要元旦搞完啊?”
“元旦前。”兩個對話,白書云眼里已經出現“你可真是無趣啊凡人”的情緒了。
可能這哥們的表情跟肢體語言完全不帶收斂的,所以組長們也精準get到了他的情緒。
“白總,再急也要講究基本法,咱們這塊工作本來就是后置的,前邊八字還沒一撇呢,我們怎么加得了速?”
這話很有道理。
但李顏不講道理。
所以分工已經寫清楚了他們的工作內容。
“照分工做就是了。”白書云說道。
倒不是他也成為了無腦相信李顏的人,而是別人說得很在理,他也不知道在前置工作還沒做完的情況下,他們這團隊要怎么推進。
“分工是有內容,”某位組長嘆了口氣,“但是上次開會您也看到了,其他組誰知道能做成什么樣。我們要是東西做好了,結果跟他們的對接不上,返工很難受的。”
“你意思是就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