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問題,來自qq與微博。
一個手機,除了系統自帶的各種功能,最重要的莫過于社交軟件。
社交軟件有資源壁壘,并且粘性極強,哪怕是李顏也沒有新開一個社交軟件跟他倆斗的信心——因為成功與否,跟李顏軟件做得多好沒啥關系,反倒是取決于兩大巨頭是否犯錯。
而很顯然,把勝利的希望寄托于別人犯錯,是失敗者的思路。
路線也就只剩下一條了,合作。
就像黃展當初找qq要一個win手機系統特供版一樣,未來科技需要這兩家公司給他們提供河圖系統特供版。
但目前兩邊態度都很曖昧,至少在劉立偉跟孫淼對接兩大公司商務部的時候,人家的回應都是“我弄個提案給領導”就安靜了。
“誰更積極一點?”
“都不太積極。”孫淼回答。
“我在問,更。”李顏躺在椅子上,一只手往前伸搭在桌面,非常有壓迫感。
“微博,積極一些。”孫淼吞了一下口水。
“那倒是合理,qq的小馬哥對我不算友好,這時候不太可能主動給橄欖枝。以前只有他一個我還頭疼點,現在多了個微博,他們的競爭關系對我們有利。”李顏說道,“可惜的是微博的私聊,始終無法動搖qq的地位,孫淼、立偉、書云,多給你們一個項目,收集國內外的社交平臺,整理他們的特點,提出跟qq有差異性的社交產品思路。”
白書云奮筆疾書,記得筆記本刷刷響。
“如果帶有分析,我需要看到切實的數據,而不是‘我覺得’,給你們一個月時間,人手不夠就提。”
“李總,您目前有思路嗎?”白書云問道。
“簡約。”李顏說道,“qq是年輕的,我們就做一個全年齡的。”
“那跟這兩個公司的合作……”孫淼話還沒說完,就聽李顏嘆了一聲:
“我來。”
其他問題,基本都是涉及“資源”問題,所有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松口,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更能掙錢的未來。
偏偏這些人里的大部分又害怕改變,對“可能”影響他們未來的東西保持著高度警惕心。
在他們眼里,未來科技的李顏最大的標簽就是“狼子野心”。
就例如李顏準備做的網約車,打車軟件這東西,剛開始肯定要依托于出租車公司。
只是提供一個接單平臺,多給他們一些客源。
這么看對于出租車公司來說,肯定算是好事,現在私家車擁有量越來越高,平時出行的人要么選擇公共交通,要么就自己買輛車,少有靠出租車的了。
原因無他,坑。
出租車坐的人越少,司機就越要獅子大開口或者在打表上邊動手腳,一群司機聚在既有出行需求又沒有公交的地方,天天就等著宰些大魚。
越是如此,坐的人自然越少,所謂惡性循環。
搞著搞著也就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司機們也越來越扎堆聚在飛機場、火車站之類的地方,就看誰有能耐拉倒客人。
劉立偉親自對接的出租車公司,甚至新北這邊還給面子,有個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陪同。
結果越聊越糟心,出租車那邊要未來科技的平臺免費提供也就算了,還拒絕了由平臺定價的說法,非要堅持自己達標。
急得劉立偉現場就爭了起來,出租車就是沒生意才要宰魚,現在給他們一些正常的單子,就該把價錢回歸正常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最終換來出租車公司的某位分管領導雙手一攤:“那我們啥都沒賺到,搞個屁。”
劉立偉在會上講這個故事,講得臉色又變成豬肝色。
結果李顏只是揮揮手:“這個你解決。”
看來不是什么值得讓李顏上心的問題。
這反而讓劉立偉有了解決問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