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否決的東西不要調整后再拿上來,砍了。”
獲得設計部私底下封號“怒砍天尊”。
這種開會方式讓李光德覺得自己不夠受尊重,他總認為李顏的一些想法并不夠美觀。
李顏則對他一直不按自己要求深入做好一版,動不動就發散思維這事兒感到不愉快。
好在周揚地位擺在那,從中斡旋效果還不錯。
李光德認為李顏太過任性強權,“如果他只需要我來實現他腦子里的東西,干脆他自己做就行。”
結果周揚飯局上兩句話給他穩住心態了:
“老李,你想啊,李顏連流水線這東西都能說會就會,你覺得他是真做不來設計?我部門里好多人都覺得自己根本可有可無,自我懷疑呢,你可是被需要的。”
“按你意思,李顏是想讓我在他框定的設計范圍內,盡力做出足夠好的設計來咯?”
李光德還是很會給自己找臺階的。
“那自然是,要不我直接幫你去問問。”
“算了算了,畢竟也是他一手主導的項目,該做就做吧。”
周揚那天跟李光德碰杯后,突然悠悠地說了一句:“天上星下凡,切莫珍惜。”
當然,以上都只是未來科技流傳李顏離譜傳說的一小部分。
他真正離譜的地方,在于“公司之外”。
按理說做了這么多事,而且又是未來科技很緊張的階段,李顏應該成天泡在公司才對,在大家的想象里,他應該是每天都全神貫注地處理工作事務,趁著年輕熬得動隨隨便便就通個宵。
然后等到研發完成的那一刻,肉眼可見越來越虛弱的李顏老板終于伴隨一個釋然的笑容,在眾人關切的“老板怎么了”呼喊中暈過去。
再次醒來就是醫院,然后一堆親朋好友埋怨他“這么拼命干什么”,而李顏看著手機節節攀升的笑臉,帶著微笑沉沉睡去……
大概這樣。
然而實際上的李顏總是玩突然消失,很多時候只有在每周兩次的工作會上看到他。
想想,他媽的到了這種時候,一周才開兩場工作會。
但就是這么兩場會——還不是長會,李顏就能把工作布置得服服帖帖。
給人一種強烈的游刃有余感。
而這個月里,他竟然上了十幾節課。
主要是參加了化學與生物的實驗課,內容倒是不太新奇,對于李顏來說非常基礎。
不過實驗是探尋世界真理的一大方法,李顏不允許自己在技能提升的路上忽略這一塊。
可惜的是,或許因為實驗太過手把手太過基礎,李顏除了生物得到兩分提升,其他沒太多收獲。
倒是在物理高老師的吐槽中,一位來自臨大的數論教授對李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單獨給他開小灶。
李顏對此表示歡迎,并在第一節課就依托水平不俗的邏輯跟數學給了這位謝教授小小見面禮。
與其他老師不同,謝教授雖然年齡不小,但保持著對數學很純粹的熱愛,他是真心想看看李顏能學到什么程度,并期待李顏成為一個數學天才,反過來帶他探索一些他已經無法突破的世界。
如果說以上都還好理解能接受,那4月1日某個部門傳出的“我們吃到了李總做的飯”,就實在是不得不往愚人節玩笑想了。
因為他們居然說,自己在“慶華樓”吃到了李顏炒的菜。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