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面主流手機都還是四點幾英寸的時代,李顏掏出來的這個手機……至少奔著六英寸去了。
這也就算了,整個屏幕都亮著,邊框的黑邊很薄,對比其他手機幾乎沒有存在感,底下也沒有什么按鍵。
手機整體很薄,在燈光照耀下,機身流暢的啞光金屬線條邊框非常惹眼。
而且李顏在手機屏幕上劃動時,能很明顯感受到“流暢”二字,動畫絲滑,反應快速。
幾個人正準備細心觀察,李顏已經登記完了電話,又揣回兜里了。
“李總,這就是蛟龍手機嗎?”小何表情又震驚又興奮。
“是的。”李顏笑道,“李攝影師,你不該用眼睛觀察,該用攝像機的。”
此話一出,四人才反應過來,一頓捶胸頓足。
“好了開玩笑,實話實說,今天能展示的內容有限,我只能給你們拍幾張我使用手機的場景。然后關了攝像機正常訪談,我也會給你們用用樣品機。”
“用文字?”卜總編理解了李顏的意思。
“對的,具體的細節與使用感受,就得靠你們用文字說明了。”李顏說道,“而且不久之后就會開發布會,我今天也不會展示太多功能,保留一點神秘感。”
“明白,你想要調期待。”卜總編笑道,“不過,李總,我得提醒提醒,群眾的期待被挑起來的話,算是一把雙刃劍。”
“期待越高,失望越重。”李顏補充。
“你肯定明白這個道理。”
“沒問題,”李顏點點頭,“這也是我暫時不把所有內容展示完的原因。”
“群眾的腦補,有時候是不講道理的。”卜主編很謹慎。
“我會超越他們的想象與期待的。”李顏笑道。
小何已經懵逼了,他感覺李顏在發光。
半小時后,臨江日報團隊個個眼里放光地離開了李顏辦公室。
直到坐上回去的車,幾個人依舊說個沒完。
小何興奮也就算了,連帶著其實對電子產品不算感興趣的卜總編也聊得瘋狂。
“我回去立馬寫稿子,通宵寫也得寫出來。”小何說得慷慨激昂,“實在是太厲害了。”
等所有媒體都回去了,汪紫等了有十五分鐘才敲開李顏的辦公室門。
“李總,今天辛苦了,需要給您買個夜宵嗎?”汪紫問道。
“沒事,”李顏破天荒地坐在沙發上發呆,“辛苦了你才是,大晚上叫他們過來,害你也加了一晚上的班。”
汪紫只是笑笑,“那我先回去了李總。”
“汪姐,”李顏朝他晃了晃手里的手機,“你覺得,這手機怎么樣?”
“今天來的媒體,應該給您答案了。”汪紫舉起大拇指,“我聽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奇跡。”
李顏笑了笑,揮揮手。
從今天媒體人的反饋來看,李顏可能低估了蛟龍手機對他們的震撼。
而第二天火熱出爐的各式報道引發的熱度,印證了李顏的想法。
藝術,就是爆炸。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