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都給逼出來了,看來余教授道心略微有那么一點失守啊。
倒是給蔡振東看得于心不忍了。
“老余,”蔡振東把他拉到一邊,“你這感受啊,我也是體會過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余教授回頭問了一句:
“至于嗎蔡校,這東西給你們學校老師發,都足夠給他提職稱了,好歹也是一個厲害的研究成果。居然給了他?”
蔡振東一下子還真沒聽明白余教授的意思。
“這成果是很厲害,但是什么叫‘給’?”
“不是給,難道是借?”余教授笑了一下。
蔡振東回過味來,環視了一眼偷偷注意這他倆的工作人員,咳嗽一聲道:
“李顏給我們驚喜,還是借,那我不好說。”
余教授擺擺手,打起了電話:“喂?老潘,來審稿室,有個了不得的東西,我不好確定,得你來。”
潘教授五十多歲,但進屋的時候都是一路小跑的。
“喲,老蔡你也在。”
蔡振東笑笑,示意坐在電腦前皺眉的余教授才是重點。
“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余教授也沒說話,把電腦屏幕交給他。
“基于追墻博弈最優解……喲嚯,”潘教授眼睛一下瞪大了,拉過椅子就坐下,“又是誰發論文了?”
“李顏。”蔡振東說道。
“這是……哦?那個做手機的年輕人?”
他可不只是“年輕人”,蔡振東笑著點點頭。
“那得好好看看。”潘教授戴上了眼鏡。
整個辦公室都保持著莫名的安靜。
數學難題這玩意兒,解出來難,驗證是否正確同樣難。
余教授是材料學領域的大拿,也是圈內著名理科全才,他只能初步判斷李顏的“最優解”靠不靠譜,正經判斷論文質量還得是數學領域的學者。
“嘖……”潘教授只看了五分鐘就發出了聲音。
“怎么說?”余教授急不可耐。
“你覺得呢?”沒想到老潘卻反問了一句。
“我看不出來什么不對的地方。”
“我也是。”
余教授表情有點精彩。
“微分博弈這個領域,比較復雜。我算不得高手,只是有些涉獵。我看得讓老陳來一趟。”
這邊剛說完,那邊余教授已經撥通電話了。
蔡振東還跟老潘調侃一句“這是給我秀他人脈呢”。
隨著他們研究越來越深入,請過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小小一個工位擠了六個大佬,搞得負責接收整理競賽稿件的工作人員非常緊張。
他電腦桌面還有上班摸魚用的小游戲呢,這要是被幾位學者看到了豈不是當場社死。
不過他多慮了,所有教授的注意力都只在李顏的論文上。
“怎么說,林博士,你可就是研究微分博弈的。”余教授直起腰摘了眼鏡,一邊揉眼睛一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