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思路”。
李顏在厭學的情況下,本來就保持著對“機械學習公式”的反感,一旦沒想明白“為什么”就很難學得進去。
高中理科跟初中理科的一大區別——也是讓很多初中尖子隕落的原因,就是各種知識變得不那么“直觀”,甚至有些反直覺。
想要徹底理解這一套理科知識體系,就要一定程度推翻之前對世界的認知。
其實往后每一次想要學到更高層級的知識,都免不了要再走一次這種路線。
李顏高三下學期還在看沒有筆記的課本,問一些在同學眼里很“弱智”的基礎問題,就是為了建立一套適配當下知識的理科思維體系。
他成了,所以公式變得很好理解,題目也變得簡單,除了一些實在因為時間問題沒有涉獵到或者記不住的高難度內容,其他題目已經形同1+1等于幾了。
現在的李顏,也是在干這件事。
接觸一些高精尖的、之前從未接觸的領域,顯然是需要一些全新的理解,這條路徑需要李顏自己去定制,所以只能通過一些基礎到甚至有些弱智的問題去探索。
石磊能看出來,說明他至少也理解這一套“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思考方式。
“回答你的問題不難,答出你想要的答案,不簡單。”石院笑笑,翻閱起李顏的手稿。
李顏也不說話,就等著。
“這么看,你真準備接觸接觸光刻機了?”石磊看了有半小時,開口問道。
“對。”
“為什么?這么些問題問出來,你也不像不了解光刻機基礎情況。”
“石院,我不信你聯系我,不是因為光刻機這個活。”
“當然是,但我也沒想著你現在直接接觸。”石院的語氣變得嚴肅,“我還以為你至少先從各種基礎學科開始入手。”
“我感覺您這句話在外人聽來才離譜,我現在才從基礎學科入手,下一步卻是光刻機?您倒是很信任我啊。”
“奇跡男孩,不是嗎?”石磊露出笑容,“你學什么都很快,這點在我們看來,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所以我直接碰光刻機也是可以的。”李顏笑道。
“你有需求?”
“有。”
這話倒是讓石磊完全沒想到,他這種行業帶頭人,華夏目前最大芯片研究與生產公司華芯國際技術顧問,把buff疊滿了,都只是把光刻機當一個難以攻克的科研難點。
遠遠談不上需求。
國內目前光刻機領域的發展實在太不夠看了,在全世界領域,光刻機也不是一個多大的產業,最高精尖的技術基本被尼德蘭的阿斯瑪壟斷。
目前芯片雖然高度依賴進出口,但也完全滿足需求。
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下對“國產光刻機”并沒有很迫切的需求。
核心還是為了技術發展,是政治任務、科研任務。
李顏雖然造手機,但怎么會有需求呢?蛟龍現在用進口芯片不是用得好好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