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的補充讓石磊頻頻點頭。
“所以,小李顏,你應該能明白,如果當年不是美利堅政府主導國家實驗室推動極紫外光的研發,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獨立發展出euv光刻機。”
“與此同時,阿斯瑪的euv光刻技術里全是美利堅的基因,我們想跟他買一臺,恐怕也不是他能決定的。如果在我進軍國際市場后,恐怕我們想買,人家也不賣。”
“嗯?”
“所以我們更要快。”
石磊腦袋上浮現幾個大大的問號。
不是,我跟你講了這么多困難,你怎么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言論?
“李顏,我是華科院的院士,也是華夏工程院的院士,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頂尖的euv光刻機,共有超過十萬個零件,需要遍布全球五千余家頂尖的半導體生產供應商提供零件,幾乎每一家都是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別說你了,就算主語是華夏,想要以一己之力復制整個產業鏈,放現在那都等于做夢。”
李顏看起來……沒有什么變化。
“李顏啊李顏,實驗室里做出來,到走向車間,又有巨大的鴻溝,這真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們也要保持冷靜,保持理性。”
“我很理性。”
石磊都站起來踱步了,“李顏啊,阿斯瑪公司的在職員工,來自世界上的118個國家,你知道這是什么概念嗎?”
“需要的人才涵蓋方方面面。”
“對,搞光刻機,不是某一方面足夠強就可以,是方方面面都要很強,很突出。”
“這不剛好?”
李顏這四個字,聽起來竟是如此自然。
自然得石磊都不知道該怎么回應。
“嗐,我也是迷糊了,說上了頭。一扯到euv,心里就不舒服。明明咱們也不是想著做euv。”
“我知道光刻機的主要難點在哪,說到底就是技術壁壘。”李顏說道,“產生極紫外線曝光光源技術,在美利堅,也就是您說的,得益于那么多年的技術積累與集中發力。對準系統則是德聯邦的光學巨頭塞司,目前沒有任何其他廠商能達到塞司的水平。這倆都是獨家合作,所以在擁有兩大技術壁壘的情況下,阿斯瑪的光刻技術整合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護城河,其他企業無法復刻。”
“……你這不是,挺清楚的嘛。目前的光刻機技術來源,尼德蘭腔體和英吉利真空占了32%,德聯邦光學占14%,美利堅光源和櫻花國材料分別占27%,這是全球技術與智慧的結晶,讓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來復刻是不現實的。”
石磊后半句話顯然壓住了——“遑論是區區一個民營企業”。
“但是,石院士,您不是說了嗎?”李顏笑道,“奇跡男孩呀。有技術壁壘的,攻破就是了;沒技術壁壘的,那就是發揮我們舉國體制優勢的時候了呀。”
這都什么話這是?
石磊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幻覺,剛剛巴拉巴拉扯了這么一堆,最后換了李顏一句:
“攻破就是了”?
“好小子,那你倒是說說,怎么開始,就這么看書?”石磊已經很難描述自己當下的情緒了。
“買他一臺光刻機吧。”李顏看起來,是認真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