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亂也不亂,該疊好的都疊好了,仔細一看就知道應該有多個層面的分類,并且有一些資料冊夾滿了書簽,幾乎每一坨書旁邊都有一本翻得紙都蓬松了的筆記本。
名字基本都是看一眼就要暈過去的類型。
不可謂不震撼。
“跟七龍珠的時光屋似的,感覺這里時間流速都不一樣。”
“修煉房唄。”
兩個年輕點的竊竊私語。
李顏往沙發一坐,示意其他人輕松點,“今天不是什么正經匯報,我知道你們做了很多工作,之前報來的材料我都看了,收集得還算齊全。不過想要把一個理想化的項目落地,還需要足夠好的思路。聊聊吧,你們的思考成果。”
曹海斌深吸一口氣,說道,“李總,根據我們這段時間的整理,流水線的分類呢,有不同的分類標準,按照工藝特點來分,生產流水線可以分為連續流水線、裝配流水線和加工流水……”
李顏皺眉了。
曹海斌于是馬上停下。
“就算是匯報,你對我說這些基礎的東西,我是不滿意的。”
“……我的問題。”
“時間寶貴,你們遞交的研究報告我全都看了,你就當我也深度參與了所有內容,沒必要重復說。挑重點。”
這一下給曹海斌整不會了。
“放松,海斌。”李顏開始給大家泡咖啡,“應該沒有不喝咖啡的吧?”
大家搖搖頭。
“不要怕錯,我們是討論。”
曹海斌于是硬著頭皮把他對流水線智造項目的理解說了一遍。
李顏盡量控制自己不要皺眉,但是聽到“最終目的是讓流水線的效率更上一層樓”的時候,還是沒繃住。
“你一開始就沒搞明白一件事,海斌,流水線就是工業生產的通解嗎?”
曹海斌本人所接觸的產業,確實如此,但既然李顏這么問了……
“或許不是,但我認為只要是工業生產,機器肯定比人快,只是效率跟成本問題而已。”
“流水線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首先就要搞明白。”李顏喝了口咖啡,“高度定制的產品與流水線沒有半毛錢關系,胚子倒是有可能。”
“但只要上了數量規模……”
“有成本問題,成本本來就是效率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李顏說道,“我們不是在展望未來,你可以說未來的算法算力足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很低的成本消化掉復雜的定制需求。但這是一個要落實的項目,我們必須立足現在。”
“因為您提到過提高工業生產效率……”
“哪怕不計成本,難道全部用流水線就是提高效率?”
李顏已經盡量控制語速了,但壓迫力還是拉滿,曹海斌大冬天的鬢角卻冒了汗。
“只要如您所說,流水線能做到足夠的高定制性,或許就可以反過來解決高定制產品的流水線生產困難,從而提高社會工業生產效率。”
李顏搖了搖頭,又喝了口咖啡,“你迷失在海量的流水線資料分析里了。我要的‘定制’流水線,是高度自動化的,模塊化的。重點在于流水線本身——這才是我們要生產的東西,‘因材施教’,我們甚至應該搞出來一套效率計算公式。精益化跟流水化也要拆分……海斌,你再想想,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曹海斌已經不自信了:“讓……社會工業生產效率更上一層樓?”
“別站這么高,從我們落地的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