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我已經完全理解了光刻機
“阿輝,別糾結了。”曹海斌對眉頭緊皺的阿輝說道。
阿輝嘆了口氣,從電腦屏幕挪開視線,“好,領導,布置工作吧。”
“誠如大家所見,”曹海斌清了清嗓子,“流水線智造這個項目,李總已經打好了骨架,鋪好了路。”
包括劉立偉在內,大家都眼巴巴看著。
“呃……大家也不用氣餒……”
誒奇怪,為什么要用氣餒這個詞?
“也不是,反正你們知道我的意思。咱們可能成果出得慢了,但就像李總說的,我們的基礎研究做得到位,后續我們還有不少工作。我想了想,關鍵詞的歸納,具體模型的補充,效率公式的優化,大量數據的匹配,以及最終平臺的搭建,工作量都不小。”
“對。”劉立偉捧場。
“待會召集大家開個工作研究會,各自領一下任務。回去都好好研究一下李總發來的模型、算法跟程序,過兩天我們再碰個頭,看看怎么具體推進工作。”
一番話下來,大家又點燃了些許激情,主要是捋清了一個簡單邏輯:
李顏是他們老板,能力這么強還不因為他們做不出來感到不滿,是大好事。
沒有什么好氣餒的。
于是重心又偏向了“完成”,近在眼前的目標與一步一腳印的推進效果,必然是令人興奮的。
但大家散開后,阿輝還是對著電腦皺眉。
曹海斌走過去拍了拍他肩膀,心想大概又是一個自認能力超群的人遭受降維打擊的后遺癥,準備幫他收拾破碎了一地的心。
“阿輝,輝哥,還糾結呢?”
“……不對。”
“我跟你說,你現在這種心境,我們都經歷過。能進未來科技的,誰還不是個人杰?而且大家往往都有點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傾向,不只是為了拿錢。所以啊……”
“我不是在想這些東西,我不敢想。”
誒?你之前不是這個樣子哦兄弟。
“我一開始還以為,李總確實如他所說就做了個骨架。”
這句話一出來,曹海斌眼睛也瞪大了,他有點不祥的預感。
阿輝的眉頭就沒解開過,“光是這個關鍵詞,我以為就是大概分好了類,我們還需要根據基礎資料不斷完善……媽的,我以為他就是給了思路而已。”
阿輝頓了頓,指著密密麻麻的樹狀圖對曹海斌說,“這尼瑪,我們幾乎所有的例子都被他分類好了,提取了關鍵字,根據自己寫的算法邏輯計算權重,關系圖如此清晰,我們還有什么好做的?”
曹海斌也皺了眉,看了老半天,“或許,讓我們修改一下提提建議?”
“他這哪里是做了個骨架,根本就是把工作做完了。”阿輝放下鼠標在原地轉圈,“大哥,曹總,海斌哥!這分析我們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出來啊,你知道的啊!”
曹海斌深吸一口氣,半晌沒說話。
“我們連思路都拿不出來,你覺得我們拿什么改?”
“等等等等,”曹海斌及時剎住車,“不改不是更好?”
阿輝一愣,“哦,搞半天還是回到你跟我說的話上邊去了……嘿。”
他笑著搖了搖頭,沒再多言。
原本準備兩天后就召開的工作推進會,最終延期了。
因為大家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沒東西好深化。
大家以為李顏搞出來的流水線構建模型塊只是“草圖”,一打開卻發現非常精細,該有的細節都有。
那或許只是做了典型模型,數量上有缺失?
結果非常齊全,齊全到李顏列為“特殊需求”的關鍵詞里都有他媽15個構建模型。
那應該是數據還不準確,至少無法互相匹配?
答案是可以,不僅可以,甚至全部都能根據輸入的具體參數自動匹配。
……那看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