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遙清眸微抬,緩緩點頭。
老太君似乎對這個孫媳婦十分滿意,笑問:“那究竟是何湯呀?為何我嘗著既熟悉,又陌生呢?”
“回祖母,那湯融合了頂級清湯、鮮香奶湯、濃郁金湯、滋補靚湯、清淡素湯、醇厚毛湯、養氣藥湯等九道湯,九九歸一,方成無相佛湯。”
原來如此,難怪眾人都嗅出了不同滋味。
老太君輕捻胸前佛掛,神情怡然,“小小一碗湯中竟匯集了這么多滋味,真是如佛般包羅萬象啊!”
這時,卻聽人輕嗤一聲,“老太君面前也敢胡扯!這么多湯混在一起,怎么可能是無色的呢?”
循聲望去,是個身懷六甲的嬌美婦人,這人膚白貌美,可眉眼間卻有一道不和諧的豎紋,看著就不好惹。
想必此人就是嬋兒口中那“眼睛長在天上”的三少夫人蕭淺云了。
安遙原不想細說這湯復雜的制作過程,以避邀功之嫌,但既然對方非要追問,那就卻之不恭了。
“三嫂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混合后的濃湯的確有顏色,可若是加入肉糜重新煮沸,高湯里的濁物就會被肉糜吸附,從而變得清澈。
用豬肉糜和雞肉糜以特定比例,不斷嘗試,才會得到這碗‘以萬象生無相’的佛湯。”
一聽這話,蕭淺云悻悻坐了回去,不再說話,只是大力撥掃著杯蓋,發出刺耳的“咔咔”聲。
老太君卻大為欣喜,撫上了安遙的手背,“好!好一個萬象生無相!哈哈哈……”
安遙沒再說下去,其實,這湯中的巧思又何止流程的復雜。
她聽說自吳恙出征后,老太君就一直吃素,希望佛祖保佑孫兒平安歸來,那日也是見過吳恙的尸身后才一病不起的。
回想自己當日見到那腐爛的尸身時,也曾胃氣翻涌,便猜測老太君應是忽然改變飲食習慣,又過度傷心導致的脾胃虛弱,加之劇烈的感官刺激,所以一時胃口閉塞。
要想康復,需先消除老太君潛意識里對食物的抗拒,再慢慢加以食療。
剛巧老太君喜佛,她便想到了這道清如蓮泉圣水的無相佛湯。
此外,她還按照老太君的飲食喜好調整了湯汁比例,加入了健脾補氣的藥材,才做成了這份獨一無二的藥膳!
“孫媳婦兒,你這手藝是從哪兒學的?”
府里早有人竊竊議論過她的出身,若真是廚娘之女,那可真是進侯府做妾都不配!
此時,廳內又盈滿了看戲的眼神,如芒刺般扎人。
不知為何,安遙的耳畔竟響起了那日樵夫的話,心里頓覺坦然,眼底還升起了一絲自豪。
“我的養母是位廚娘,燒得一手好菜,她生前常說,只要我學會了這些膳食的做法,即使有一天她不在了,這些熟悉的味道還在,家的味道就不會散。”
吳夫人臉色不太好看,蕭淺云則雙手互搭,一副瞧熱鬧的樣子。
誰知,老太君忽然起身,走向了佛龕。
廳內頓時靜了下來,莫非老太君要去請家法,把這有辱門第的孫媳婦逐出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