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侯府,門前兩尊威嚴古樸的石獅子竟戴上了鮮艷的大紅花。
吳家一向低調素雅,今日竟破天荒地裝點了起來,張燈結彩的氣氛比元宵時還要熱鬧喜慶。
那賣雜貨的小攤販將攤子往候府門前挪近了些,臉上堆著笑,仿佛也分沾到了一分光彩。
“來來來,慶賀侯府大喜,今日買東西送香囊,驅蟲辟邪,大家伙都來看看吶!”
他的嗓門不小,攤前很快就聚了不少客人。
有來挑香囊的,也有過來打聽閑聊的。
“這昨日不是還貼著封條,滿大街抓人,今兒怎么就掛起紅綢來了?”
“就是,咋一下子變成喜事了?”
“諸位有所不知,侯府這回是被誣告的,如今已經查清楚了!”
“這么離奇?”
“還有更離奇的呢!這吳小將軍居然力擋萬鈞,死而復生了……”
他將事情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說得唾沫橫飛,神采飛揚,全然沒了那日封府時的膽怯和畏懼。
果然攤位前一下就聚滿了人。
有位胖大叔湊了過來,“吳小將軍要真能活著回來,絕對是天大的好事!可這消息確切嗎?聽著怎么像在說書呢?”
“保真!”那小販指著侯府大門,“我早上親眼看見宮里內侍過來,就站在那兒宣的旨!還賞了好些東西,許多人都看見了!”
“哎呦,在侯府大門口宣旨呀,這是要給侯府澄清正名呢!”
“可不是嗎?要不是楚貴妃留他在宮中宴飲,昨夜就該回來了。”
這小販又借勢為自己拉了波生意,將一大筐香囊搬到攤桌上。
“此等喜事,我特意備了好禮相送,今日買東西的都有,大伙兒一起沾沾喜氣!”
可話音剛落,這些人卻哄得散了,齊齊往路口奔去。
原來,官家的喜隊開道,一路吹奏敲鑼,已經到路口了!
這些圍觀群眾都猜到了來人是誰,趕忙擠去看熱鬧了。
府衙派出不少小兵維持秩序,好不容易才擋住圍觀群眾,開出了一條路來。
喜隊前頭有人抬著塊牌匾,隔得遠,看不清楚上面的字,后頭騎著高頭大馬之人的風姿卻遙遙可窺。
那人身姿挺拔,風采俊逸,只是安靜騎于馬背,輕撥韁繩,便盡顯將軍之姿,讓人移不開眼眸。
就憑這神姿,誰都知道,是吳家的少年將軍回來了。
剛才在小攤圍觀的胖大叔擠了好半天,才擠進半個腦袋,這走近一看,更覺馬上之人豐神俊朗,面如冠玉,哪怕是腰帶上那顆鵝蛋大小的碧璽,都奪不走他半絲光芒。
胖大叔四下看了看,轉頭對同行之人打趣道:“哎呀,這京都城的女眷是不是全來了呀?我元宵節都沒見過這么多盛裝出行的姑娘!”
隊伍走近了,才見后面還跟著一頂金絲軟轎,左右各有一隊黃羽侍衛相護。
胖大叔又問:“這轎子里坐的是誰呀?”
立刻有人搭話:“能驚動黃羽護衛的,當然是楚貴妃了!”
“楚貴妃親自相送呀?圣上這回可真是給了吳府天大的臉面啊……”
轉眼間,喜隊就走到了吳府門前,這才看清那塊金漆牌匾,寫的是“護國佑民”四個大字。
很快,隊伍就被迎進了府內,徑直去了寧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