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道:“確定愛不愛對方,最好的辦法,是看愿不愿意為對方付出,你愿意為她付出嗎?”
“應該愿意的吧。”
“小武哥,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如她得了白血病需要捐獻骨髓,你會愿意捐嗎?再比如她腎衰竭,需要換腎,你會愿意捐獻嗎?又或者她需要你全部的財富,你也愿意付出嗎?”
“暈,丫頭,你這話題一個比一個狠啊?”
“嘿嘿,我是打個比方嘛。”
“這么跟你說吧,我雖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如果有人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救命,如果剛好我配型成功,別說是她,就是陌生人,我都無條件捐獻。”
“至于你說的財富,錢財本是身外之物,如果她需要我的財富才能救她,我會毫不猶豫地捐出來。”
“如果她得了腎衰竭,需要我來救命,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捐獻一個,如果陽壽可以借的話,我愿意把我的生命借給她20年。”
“是不是啊?”
“丫頭,你要是不信,那就算了,小武哥不會在小女孩子面前吹牛皮。”
“去,我不是小女孩了好不好?我22歲了。”
“嘿嘿,你雖然22了,可在我眼中就是小屁孩,事實上你得叫我大叔。”
“去,你比我大不了幾歲。”
這時菜上來了,
“佳佳,先吃牛排,涼了就不好吃了。”
“嗯!”
“小武,你剛剛說了這么多,這說明你很愛她呀。”
“嗯,如果這是愛的話,那就是吧。”
“佳佳,你干嘛老問這個?”
“沒什么,我沒談過戀愛,所以問問唄。”
“哦,佳佳,你老家哪里的?”
“內蒙,鄂爾多斯,你呢?”
“湘南!”
“哦,難怪你說話有口音。”
“你干脆說我普通話不標準唄。”
“嘿嘿,你承認就好。”
馬武嘆息一聲:“唉,我小時候上學老師都是用方言教學,我們那時候,老師上課都講本地話,就連上中專的時候,有些老師都還是說方言。準確來說,我的普通話都是電視里學的。”
“從小家鄉話說慣了,基本上沒說過普通話,到大了,想改過來就有點難了,所以普通話就不太標準。”
“嗯,理解。”
“小武哥,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呢?”
“我幾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我母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不過現在還活著,只是身體也不太好,我從小跟著姑姑長大的,生活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小鎮。”
“我小時候連縣城都沒去過,見過最高的房子就是鎮上的小佛塔。”
“哦,那你也挺不容易的。”
“是的,我小時候就像一個頑強的野草,雖然經歷了風吹雨打,可我還頑強地活著。”
“佳佳,你呢?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李佳佳沉默了一會。
“我父母是做生意的,整天不回家,后來我上初中后,他們離婚了,我跟著我爸生活,很少見到我媽。”
“不過我一直生活在城市,跟你比起來,那我肯定是幸運的。”
“那當然了,你爸媽只是離婚,他們對你的關愛還是在的。”
“嗯,算是吧!”
“來吃菜!”
……
吃完飯,
“小武,我帶你去大雁塔逛逛吧,明天咱們去秦始皇兵馬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