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特蘇斯在眾人腳下緩慢自轉,這是一顆灰色的干旱星球,星球表面被大量荒野和丘陵覆蓋,只有少量深度不超過50米的淤積淺海,地表水分含量遠低于人類活動的需求。但因為缺少地質運動和含有較豐富的礦藏,自從盧德教會占領這里后,將該星球建設為盧德教會的經濟和人口中心。
這是一顆自然形成的,在英仙座少有的人類宜居星球。
盧德教會將其視為主的恩賜。
離開前,李斌鄭重地給杰夫里交接:“船上還有300單位的金屬板材,不管港區的商人怎么說你都不能賣掉,這些東西得捐給普奇神父,等我回來。”
塔特蘇斯軌道站的港區,與之前見過的其他港區完全不同。沒有閃爍的全息投影廣告,沒有公共網絡供商人們快速買賣貨物。
取而代之的,是用大量絲綢、獸皮制作的宗教旗幟、藝術品。這些在其他星球能賣出高昂價格的奢侈品,在盧德教會控制的地區,價格非常低廉。盡管盧德教會主張樸素,但那是對于個人生活而言,在對待宗教上,他們是一貫花費巨大的。
盧德教會旨在讓人類重歸自然,堪稱是星際德魯伊,他們控制著英仙座星域接近一半的糧食產地和自然資源,許多來自地球的珍惜物種,在盧德教徒的悉心培育下繁衍。
密集的衣著樸素的盧德商人們,蒙著臉只露出眼睛,雙手藏在寬敞的袖子里,與卸貨的船長們小聲交流。
在這里,有一種20世紀港口的落后與繁榮。
身披合金板甲,造型宛如中世紀騎士,手持放電長槍的盧德騎士挺胸抬頭,踩著小碎步穿行在人群中,一旦發現任何激進的盧德教徒批叱罵船長和商人展示高科技產品,這些動作滑稽的盧德騎士立即大步流星過來,架起教徒帶走。
盡管敵視科技,但身處星際時代,盧德教會也不得不依賴科技,腳下的軌道空間站,太空的盧德艦隊,甚至是工業生產等等,想要和巨企對抗,盧德教會也必須使用它們憎恨的東西。
因此在港區,除了人體器官和毒品,任何商品都能進行售賣,只是更進一步,到生活區塊甚至降落塔特蘇斯星,就要受到嚴格監視了。
李斌在港區找到一家圣物專賣店,花5星幣買下一張2開大小,由盧德教徒純手工制作,盧德神父開過光,淡黃色印染了隱約圣言的純天然木漿制成的紙,打印自己的請求許可。
接著將這張許可裝進青銅卷軸,這才來到港口的接駁艙道。他徑直越過排隊的商人,在守衛的盧德騎士們不善地注視中打開卷軸,露出繁復的花體許可:
在主與圣人盧德注視下……我歡喜地收到教會朋友李斌的請求……署名為裁決庭執行神父普奇。
盧德騎士立即收起交叉攔路的電擊長槍,粗暴推開其他商人,商人們不敢抱怨,迅速讓出一條路,讓李斌施施然進入生活區塊。
如果說港區還只是20世紀風格,那生活模塊簡直是重返中世紀了。
每個區塊頂部都鑲嵌了一塊巨大的照明燈,沿著軌道嘎吱嘎吱地規律運行,模擬恒星。腳下踩的不是金屬,而是鋪了層沙土,沙土混在膠里黏在地板上,在空間站自轉提供的引力下,并沒有多少塵埃。
用塑料和金屬搭建的低矮房屋,都漆成木材的樣式,房子清一色修成古代風格,有的能看出鮮明的中世紀風格,更多的是混搭,明明是蘇格蘭棚屋造型,地下又多了熱帶吊腳樓的結構,要么是和風的房子,頂棚又是中東少雨的平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