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一不倫不類,似乎每棟房子都在彰顯主人對于遠古的理解,但因為英仙座大眾缺乏歷史和教育,人們并不能區別每種風格的淵源和歸屬
而盧德教會除了仇視科技外,對于民眾的審美并無苛責,這里生活的人們,保持著異于巨企控制下的悠然。
幾乎每隔兩三家都有一臺紡車,有的紡織化纖,有的紡織蠶絲,有幾乎似乎是專門的養殖戶,養著李斌叫不出名字的異星經濟生物。
小農經濟的習氣撲面而來,李斌甚至都有些不知所措。
這些居民的衣著也很復古,他在里面顯得格格不入,這里家家戶戶都有孩子,見到李斌,長輩會把孩子扯到身后,警戒地看著他,直到李斌消失在街角。
正因為這種低效的空間利用,軌道空間站才會額外臃腫,李斌走了足足20分鐘,才來到目的地。
塔特蘇斯軌道空間站宗教裁決庭,一座恢弘的,用石料包裹,帶有明顯巴洛克風的教堂。
再經過一輪盧德騎士檢查,用金箔包裹,人頭大的人造鉆石鑲嵌,雕刻著《圣人盧德傳教救世》故事,8米高的巨大金屬門,在齒輪和蒸汽中緩緩打開。
看著眼前似是而非的教堂,李斌心中涌起無數懷念,他仿佛在這一刻回到了地球,正在外國名勝旅游。
他跟著教士的指引前行,腦中回憶翻滾,不知自己進入何處,直到在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中,隨著門扉關閉,清脆的啪嗒里,李斌簌地回神。
“李斌兄弟,半年前薩拉都船長來購買糧食我曾見過他,他說您已經離開民生公司,我還為之遺憾了許久。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與您會面,真是我主蒙恩。”
一名披著簡樸的,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教袍的黑人離開座位,來到李斌身前:“想必這次,您能為盧德教會帶來更多幫助。”
盧德教會將所有非教徒稱為未信者,但見面就親切地叫‘兄弟’,寓意平等。但李斌可不會傻乎乎地以為自己真就成別人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
他恭敬地做了一套盧德教的胸口畫圓禮儀表示尊敬:
“是的,普奇神父,我打探到了一條絕佳的消息,于是趕緊來找您了。邪惡的速子科技,因其無人性無底線的作為,激怒了一個星系的百姓,當地的義士計劃進行報復。”
普奇神父眼里閃過一絲精光,他引李斌坐下,自己手指在桌側按了幾下,拒絕了后續的事宜:
“李斌兄弟遠道而來,不妨坐下喝點茶水咖啡慢慢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