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大學城。
烈日炎炎,蟬鳴聒噪。
江城像是被放進了大蒸籠里。
那滋味別提多酸爽!
但比天氣更熱的,是惠團網的地推攻勢。
自從啟動大學城推廣計劃,張晨便親自帶領團隊一路高歌猛進。
所有人穿著統一小紅t恤,衣服背后印著“惠團”兩個大字。
美院是第一個被攻下的據點。
起初,只有零星幾家店愿意嘗試這個新生平臺。
但很快,當第一批訂單如雪花般涌入后,商戶們的態度變了。
“小張啊,你們這個團購網真不錯,昨天一天就給我帶來了78單!”
美院后街的“老王炸串”老板笑呵呵地拍了拍張晨的肩膀,順手把新打印的海報貼在了玻璃門上最顯眼的位置。
海報是方翔倩設計的,陸向陽給出的版面意見。
采用統一的白色底,印著醒目的紅色logo,右下角還標注著“大學生專屬優惠”。
很快,這種紅色logo像海浪拍岸一樣蔓延開來。
師范大學的小吃街、科技大學的文具店、醫科大學的咖啡廳……
只要走進大學城每一所大學的任何一條商業街,視線所及之處,必定能看見那抹熟悉的紅色。
到了周末,地推效率尤其驚人。
兼職學生以兩人一組,背著裝滿宣傳單的帆布包,挨家挨戶上門宣傳。
“老板,入駐惠團網完全免費,用戶網上訂單,有專人配送!”
“入駐我們平臺,能給您帶來大量訂單,提升人氣!”
“老板,了解一下唄!”
“……”
商戶們一聽是免費入駐,還有專業團隊幫忙配送,紛紛表示愿意嘗試。
有的老板甚至主動要求多拿幾張海報回去貼。
地推團隊士氣大振,張晨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是真的高啊!
現在張晨領導的地推團隊,成員每天差不多都能掙到150塊錢。
短短兩周后,師范大學、科技大學、醫科大學、政法大學、郵電大學……
八所高校的商戶門上,全都貼上了團購網的標志性紅色海報。
“只要踏進大學城,就不可能看不到我們的廣告!”
市場部的張晨擦了擦額頭的汗,手里攥著一沓新簽的商戶合同,笑得燦爛。
但擴張的速度越快,暴露的問題也越多。
而最主要的就是人手嚴重不夠。
市場部的張晨和趙瑞琪已經連續兩周熬夜早起了。
每天早上七點,他們準時在創業基地301碰頭,桌上攤開著大學城的地圖,上面用紅筆圈出今日的目標商戶。
晚上回來,還得熬夜看書學習,應付期末考試。
關于期末考試通知已經出來了,6月29日至7月11日。
分為集中考和分散考。
集中考是所有必修課,分散考則是選修課。
張晨和趙瑞琪選了不少課,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忙地推,還得兼顧學業。
“晨哥,你說咱們要不要再給老板說說,再招點人進來?”
趙瑞琪找到張晨商量對策。
張晨也覺得人手不夠,但招聘新人需要時間培訓,而且現在馬上就要期末考了。
也不太好招人做兼職。
但這個事情,倒是可以先提一提。
另外,陸向陽給他們的任務是在9月大一新生開學前上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