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還有市場部、客服部的匯報。
隨著地推工作的全面鋪開,惠團網的知名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張晨和趙瑞琪的引領下,市場部的工作成果最為顯著。
商戶入駐數量和用戶活躍度均實現了大幅提升。
加上精準的廣告推廣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潛在用戶。
很多原本根本不相信惠團網的商戶,也被這一波潮流席卷進來。
至于那些觀望的,這一次不加入。
那對不起,下一次就是你來求我加入了。
另一邊,商戶和用戶數量劇增,客服部也積極響應,提供了高效、專業的服務。
有效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和復購率。
第一次下單后體驗不錯,也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下單。
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依賴性。
尤其是大學男生們,天氣熱了直接都懶得下樓。
窩在寢室打幾把游戲,順帶網上就下單買飯。
一天沒有課,那一天都懶得出門。
對于張晨和趙瑞琪,陸向陽也看到兩個人的潛力。
別看他們只是大學生,可在同人打交道做地推方面來說,還真是很有天賦。
現在兩個人都已經有些業務經理的派頭了。
其實吧,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工作,并不是說他們做不好。
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去接觸那些工作。
可如果給了他們機會。
他們也能發揮出巨大的潛力。
等到幾個部門都匯報完畢。
陸向陽也對暑假之后團隊的工作情況全部有了掌握。
尤其是看著張晨和趙瑞琪,兩個家伙都足足黑了一大圈。
估計沒個半年,白不回來了!
工作雖然辛苦,但回報還是不錯的。
按照陸向陽定下的績效提成,暑假結束,張晨的獎金就拿到八千多塊,趙瑞琪要差一點,也能拿到七千多塊。
其他負責地推工作的成員,平均都能拿到五千塊左右。
差不多這個暑假下來,他們就已經把下學年的學費掙夠了。
這在大學生里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當然其中的辛苦,陸向陽也是深有體會。
最后,目前團隊問題最大的還是在配送上。
訂單量爆炸式增長,最頭疼的莫過于貨運配送部的王大力。
為了應對配送壓力,王大力在請示陸向陽后,開始在各高校招募學生兼職。
他就像軍訓教官一樣對著新招募的配送員們訓話。
都是培訓時確定好的套話:
“速度要快,態度要好,準時送達!”
很快,一支由勤工儉學學生組成的“校園配送隊”初具規模。
他們穿著統一的紅色t恤,戴著小紅帽頭盔,背著印有惠團網logo的保溫箱,穿梭在各個校區之間,成了大學城一道新的風景線。
很多時候,因為訂單爆了,忙不過來,王大力就自己攬下來自己跑。
配送團隊都是按單結算,多勞多得。
暑假下來,王大力績效獎金過萬。
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
對團隊里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激勵。
每個人對此也都充滿了干勁。
因為他們知道,惠團網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而且。
老板真的很舍得給大家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