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混雜。
群賢畢至。
當初得知張遇賢用永樂年號的時候,鄧肯就猜到起義軍可能跟明教有一點關系,而今日一看,果然造反的事情少不了明教摻和。不過看他們的香壇,倒是跟大明尊教有不小差別,更像是早期的白蓮教和彌勒教。
張遇賢起義時,用白云洞的僧人景全為謀主,大概率當時除了明教外,還有其他的勢力一起推波助瀾。
“倒也湊齊了。”
“正好一鍋端了。”
“大自在天魔主麾下怎么能少得了這些人才呢?”
統統都是造反的人才啊。
鄧肯的身影掠空而出,他破空時的音嘯驚動了香壇附近的其他人,這些起義軍的殘兵敗將轉入民間,已經有相互融合,并且轉化為后世的彌勒教和白蓮教的跡象了。
張遇賢起義用紅衣為號,稱赤軍,元末起義,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
“何路高手?”
那香壇前的中年男子臉色大變,還未反應過來,便看到一身影挺拔的男子站在了香壇之上,甚至雙腳踩踏空氣,震得青煙化作云環,這驚世駭俗的輕功,讓他不由怔在原地,根本不敢出手試探。
鄧肯無視了那些神色驚恐的教眾,他俯視著眼前的中年男子,沉聲道:“張遇賢死后,誰是你們的首領?”
“帶我去見他。”
對鄧肯來說,收服他們的難度,類似于黃巾起義后期,大賢良師張角死后,其他的諸侯想要收服黃巾軍余部,他一人單槍匹馬也足夠了。
再加上劉鋹上位后,整個南漢都是民不聊生,就算是他不出手,民間殺官造反的事情也少不了。
那中年男人望向鄧肯的眼神滿是恐懼,聲音顫抖道:“你是何人?”
“為何想要見我們的首領?”
大拙手。
鄧肯根本懶得廢話,直接一掌拍出,眼前的山寨大門瞬間轟然崩塌,他面無表情道:“帶路。”
十余萬眾,傷亡殆盡。
鄧肯還以為這里有多少人,沒想到就這么一點點,若是再篩選一下,估計也就只能湊出八百人。
八百就八百。
滅掉區區一個南漢,八百人應該也夠用了。
短短一日。
鄧肯便以絕對的武力,接管了赤軍散落的余部,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山民,最后他將諸多的山寨香壇統計了一下,真正有戰斗力的人,還不到八百,也就是五六百人的樣子。
這五六百人勉強可以編入正規軍,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并且也有一定的武藝在身。
鄧肯在海南停留三日,隨后直接北上。
赤軍不堪大用,他就必須另外想辦法,在整個中原地帶,就只剩下大明尊教了。
在宋徽宗時期,方臘就是以明教教眾發動起義,一切宗教入中原都得逐漸漢化,大明尊教已經不同于波斯明教,就連教主都是漢人。
荊南。
鄧肯的身影踏浪而行,落在了一艘商船上。
“公子。”
云知客的身影從船艙內走出,恭敬道:“已經打探到善母的消息了。”
“大明尊教的光明使、五使魔,應該也在金陵附近。”
明教的信仰以光明與黑暗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