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俁選了新黨核心成員蔡卞來辦這個案子,已經表明了趙俁的態度。
這讓之前還在為趙俁給孟相恢復后位擔心不已的新黨成員長出了一口氣,有些甚至轉為興奮起來,而讓以為他們的時代到來了的舊黨成員,心不禁提了起來,擔心這是針對他們的新一輪清算。
早朝結束,章惇和蔡卞來垂拱殿面見趙俁,商量具體事宜。
趙俁拿出張純給他出的主意,也就是用歷史上雍正反腐的辦法掩蓋砸儲蓄罐一事。
趙俁提出,應該成立專門審計財政的機構“會考府”,直接對自己負責,由蔡卞主持徹查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虧空。通過嚴格審核賬目,追查官員貪污行為,打破地方官官相護的腐敗網絡。
也就是,從此各地方繳納稅收或者報銷開支、各個部門動用錢財和報銷經費都要通過會考府會,即稽查核實。
這一道一道的程序走下來,不論是職位多高的官員,都做不了手腳。
上面的官員沒辦法通過職位之便獲利,那下面的官員也不可能通過打點就把自己之前賴下的大窟窿補上。
接著,趙俁又用上了張純給自己出的第二招(實際上是雍正的第二招),新官查舊官。
趙宋王朝不是冗官嗎?不是大多數官員都沒有實職嗎?
趙俁讓章惇保舉一個品德高潔的人擔任吏部尚書,與新黨溫和派干練官員李清臣、“老實人”蘇軾一塊對沒有實職的官員進行重新考核,從中篩選可用人才。
等這些人才篩選出來,讓蔡卞親自帶著這些人下去查貪腐,只要查到了,這些人就立即代替那些貪官的崗位。
當然,為了避免這些官員為了當官而誣告誣陷,要嚴格執行誣告陷害反坐。
官官相護早就成了官場的頑疾,新上任的官員往往會幫前任補窟窿,然后自己又留下一大筆虧空,讓下一任官員接著補,這就導致了貪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窟窿的地方越來越多,窟窿也越來越大。
但如果后任是來查前任的賬的,自然不會為前任打掩護,因為那樣倒霉的還是他們自己。
所以,在雍正這招之下,貪官就無所遁形了,只能低頭認罪接受處罰,而且新上任的后任不會再給他們補窟窿,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再為前任背鍋,于是就連他們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有貪污挪用,都逃不掉最終的懲罰。
當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為這個時代交通并不發達,朝廷派下去查案的人,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到達地方,在這期間內,那些貪官有可能會聽到風聲,然后想辦法補救。
如何補救?那就是去向當地的士紳望族、豪門大戶借錢來補足虧空。
一般來說,當地的士紳望族、豪門大戶和官府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彼此已經形成了利益鏈,對于官員的求借,他們定然不會拒絕。
而如果當地的士紳望族、豪門大戶能夠順利幫官員度過難關,那日后定會得到更多的補償。
對此,朝廷可以直接下旨,不論是誰借錢給官府,都直接充公,簡而言之就是讓你有借無回。
你別怪朝廷心黑,既然你想投資官員,那就要有血本無歸的覺悟。
而且,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對于這些賄賂官員的士紳望族、豪門大戶也要一查到底,讓他們把吃國家的東西全都吐出來,而且還得變本加厲地吐出來。
總之,趙俁提出,他們要堅持實施三步走,也就是,先是罷官,然后索賠,最后抄家。
——罷官查出虧空后,勒令限期內補齊,之所以是在罷官后再索賠,是避免一些官員用搜刮百姓的方式去彌補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