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主體是一個用石頭壘起的爐體,石頭間的縫隙,用黏土糊上。爐體底部有幾十個大小不一的通風口。爐體的最底部,是燃燒著的石炭(也就是煤),釋放出滾滾熱浪。爐體的頂部完全敞開,其中煅燒著的竟然是……石頭……
這套東西實在有夠古怪,讓趙佶根本就搞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用的。
但趙佶特別聰明,他順著這套東西直接看它的末端,發現它制作出來的竟然是……一堆灰石灰……
讓趙佶沒想到的是,趙俁竟然指著這堆灰石灰,興沖沖地說:“此物便是朕與你說的好寶貝。”
趙佶有些無語!
他知道,有些人當上皇帝以后,就會生出奇葩的愛好。
斷袖之癖這種小兒科,就不說了。
有的皇帝喜歡裝乞丐,在宮里搭了個貧民窟,天天帶著宮女太監一塊兒破衣爛衫的討飯;
有的皇帝喜歡假扮商人,在宮里建了個集市,不光拉著太監宮女實景演出,還讓寵妃當管理員,誰不守規矩,就拿鞭子抽誰。
還有的皇帝喜歡當小偷,特意去牢里拜江洋大盜為師,然后跑去臣子家偷東西。
趙佶心想:
‘趙俁該不會也有奇怪嗜好?諸如燒石頭,玩石灰?’
‘本朝已然出過一位天書皇帝了,不能再出一位石灰皇帝罷?’
‘若果真如此,太后及章惇等人選趙俁當皇帝,而不選我這個文治武功皆強他百倍之人當皇帝,何其眼瞎也!’
后來,經過研發人員的講解,趙佶才知道,這灰石灰不是普通石灰,而是一種叫“水泥”的建筑材料,可用來蓋房子。
趙佶不僅對美好的事物感興趣,他對新鮮的事物也感興趣。
聽研發人員介紹完水泥的神奇之處,趙佶特意去看了看匠人用水泥和紅磚砌的墻體,以及用混凝土和竹子澆蓋的小廠房的主體,他還特意去看了看混凝土的制作過程。
看了一圈回來,趙佶說:“這水泥當真神奇,若我京城皆以此法蓋房,何懼火災焉?”
趙俁知道磚混房沒有趙佶所說的這么神奇,但它肯定比木頭房子扛燒就是了,如果汴梁城中的房子全都是磚石所蓋,應該不會出現那種一燒一大片的情況。
趙俁讓水泥的研發人員跟趙佶說:“這水泥尚有不足之處……”
原來,麻曉嬌指揮人制作的水泥,根本就不是后世合格的水泥,而是荒野求生之人燒制的劣質水泥。
也就是通過天然石灰石和天然粘土燒制生石灰,再將生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水攪拌均勻,煅燒,所獲得的水泥。
這種水泥,成分純度低、配比不精確、燒制溫度不足且不均勻、顆粒度也不均勻,總之是一堆毛病。
關鍵,麻曉嬌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她之所以會燒水泥,是因為她喜歡看荒野求生,跟那里面的大神學了這一手。并不是說,她真的會制作水泥。
她能做的,就是幫忙開個頭,再幫忙升級一下機械,比如用水力來進行攪拌什么的。
別的,麻曉嬌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