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搞明白當前階段的水泥的缺陷,趙佶也不禁有些遺憾。
直到這時,趙俁才跟趙佶說起,自己叫他過來的原因:“今宮苑年久失修又狹小,朕欲于宮城之外建一處新宮區……”
趙佶早就覺得,現在的皇宮老舊不說,還一點都不美觀。很早以前,趙佶就在想,等他當上皇帝,一定再建造一處新的宮區。不想他卻沒能競爭過趙俁。
這讓趙佶早就想好的宏偉藍圖,成了無用之物。
誰知,如今趙俁竟然也想建造一處新的宮殿。
終于有討好趙俁機會的趙佶,忙不迭地說:“臣以為,可于宮內置殿閣亭臺,連綿不絕,鑿池為海,引泉為湖。設文禽奇獸等青銅雕塑,千姿百態;種嘉葩名木及移怪石幽巖,窮奇極勝……”
趙俁耐心聽完,說道:“甚好。然不勞師動眾,亦不勞民傷財,可也……”
趙俁哪有時間跟趙佶慢慢商量建延福宮的事,他很快就將此事交給了剛剛上任的工部侍郎李誡、大內總管黃經臣以及趙佶,讓他們自己商量著來。
……
趙佶、黃經臣、李誡見面后,很想把這件事做好進而消除之前跟趙俁之間的“誤會”的趙佶,迫不及待地問李誡和黃經臣:“陛下準備出多少貫修這處宮區?”
“一百萬貫。”黃經臣說出一個趙佶難以置信的數字。
這點錢也想修建一片雄偉又富含藝術氣息的皇宮,開什么玩笑?
“僅買木材皆不足也。”李誡也皺眉道。
“官家不是帶你二人看過水泥、沙子、紅磚、混凝土、毛竹了嗎,原料附近山河中皆有,教廂軍去找來便是,何須花錢?”黃經臣說。
“諸如此類,雖可建筑,奈何強度不夠,豈能用來建造宮殿?若有一處坍塌,傷到貴人,我等皆性命不保。”李誡說。
李誡在建筑領域有著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學識。歷史上他長期從事宮廷建筑的修建工作,主持修建了五王邸、辟雍、尚書省、龍德宮、棣華宅、朱雀門、景龍門、九城殿、開封府廨、太廟、欽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項重大工程,對工程營造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其編著的《營造法式》,對建筑的設計、施工、材料等方面都有著系統的規范和總結。
毫不夸張地說,李誡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建筑專家。
所以,李誡說麻曉嬌他們搞出來的這些建筑材料的強度不夠,就肯定不堪大用。
“水泥尚可改進,他等正在研發中,旁的,須看尚書真才實學。”黃經臣把難題踢給李誡。
趙佶有些同情李誡,‘陛下既欲營造宮區,又吝錢財,且禁擾民,此諸事相悖,安得兩全其美?天幸本王僅司設計規劃之職,不然真不知如何是好。’
黃經臣又說:“咱家手上這一百萬,能不用,便不用,若能給官家節省些,還能交差,我三人必有重賞。”
趙佶和李誡都快瘋了,就這寥寥可數的一百萬貫,能夠用就不錯了,竟然還想收回去一部分。
還有比趙俁更摳門的皇帝嗎?
……
趙俁其實不想修建延福宮。他覺得沒必要浪費這個錢,因為將來要是有條件的話,他想遷都到燕京去,也搞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什么的。
可張純暗示趙俁,修建這座皇宮時,匠人們為防蟲蛀、延長建筑使用年限,在材料中大量運用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