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聽明白了,來之前她想多了,趙俁不可能放著自己那么多女人不屑一顧,獨寵她一個。不過事情也沒有她后來想得那么壞,她應該還是有獲得趙俁喜愛的機會的。
張純說:“你才貌雙全,官家又傾心于你,使你于宮闈之中占得一席之地,定非難事。然你宜懷寬宏之量,戒驕戒躁,熟諳察言觀色,更要知曉如何于眾多妃嬪間脫穎而出,教官家記得你。不然,久而久之,你必泯滅于眾人之中。”
說到這里,張純在心中補充了一句,‘你要想時刻被趙俁記在心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對趙俁有用,嬌嬌便是最好的例子。’
經過張純的提點,李清照有些悟了,但與此同時,她還有點擰巴,不知道她為什么要干這種事?
見李清照如此不可造就,張純搖搖頭,直言不諱地說:“蘇轍派你來之前,沒跟你說清楚,你們元佑黨人如今形勢有多艱難,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你等家眷亦在劫難逃?”
李清照很詫異!她沒想到,張純對舊黨的形勢竟然如此了解。
張純微笑道:“以為我只懂以色侍官家,不懂時政?”
李清照無言以對。事實上,她真是這么想的,覺得張純也就是趙俁的眾多玩物之一,最多跟她一樣文采比較好,也就能教她點怎么討好趙俁的心得,時政這種事,經常接觸搞政治的人的她都不太懂,張純又怎么可能懂?
李清照天真率直,哪里能藏得住事?在張純看來,她的想法,全都寫在了臉上。
張純搖搖頭,然后悠悠地說:“蘇轍的政治敏感度還不錯,反應也算及時,不然,你們元佑黨人這次確實要遭殃了……”
張純跟李清照說,蔡京已經向趙俁獻計設置“講儀司”了……
作為在宋神宗時代便積極追隨王安石變法的新黨元老,蔡京很清楚,當年的王安石之所以可以在短期內統合朝局開展新法,靠的便是一個叫“制置三司條例司”的部門。
這個部門可以繞開原來由宰相和參政聯合主導的中書門下,而將負責變法的官員直接歸屬于一個人的領導之下,從而以最高的效率執行變法主持者的意志。
蔡京向趙俁提出,為了更好地實施變法改革,希望也可以設置這么一個部門來專門負責變法改革。
這個部門就是講儀司。
趙俁接手的趙宋王朝,財政困難不說,在宋哲宗時期已經收復的青唐地區,如今又出現了不穩的跡象。
偏偏在這個時候,舊黨大臣還建議趙俁放棄青唐和調整新法,走錯了路線。
這也就難怪趙俁近來會沖舊黨發怒了。
經過張純的講解,李清照才知道,舊黨最近的形勢為什么會這么糟糕。
如今,蔡京提出“講儀司”這個建議,就是為了幫趙宋王朝解決這些問題,幫趙俁收拾這個爛攤子。
所以,趙俁肯定會采納蔡京的建議。
而蔡京提出來的“講儀司”的名單共四十七人,代表核心的高層人員十四人。
首當其沖的便是蹇序辰和吳居厚。
這兩個人是舊黨的生平大敵。
前者,在趙煦親政以后,積極參與打擊元祐黨人,經常上疏建議編類司馬光等奸臣言行,舊黨人士一貶再貶,多出自他的手筆。不過,另一方面,他用法深刻嚴峻狠辣,能快速推行新法改革的所有政策。同時,在他統治下的民眾,主要是士紳階層,當然也有平民百姓,被剝削的很厲害。
后者,理財能力出眾,曾經在鹽鐵貿易方面精心籌劃,使朝廷收入大增,還鼓勵地方鑄錢增加財政收入。任京東路轉運使等職時,利用鹽鐵賦稅之利資助河東換馬、支援陜西軍餉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強朝廷軍事實力,還疏浚運河,利于漕運和灌溉。但他的問題同樣是,手段狠辣,不顧百姓死活。
這兩個人就是標準的酷吏,絕對有能力,能成事,但他們治理下的民眾,可能就遭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