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雨還舉例,認為唐德宗就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流亡遷徙的災禍。
巧合的是,“建中”也是唐德宗的年號。
任伯雨希望趙俁引以為戒。
像任伯雨這樣自以為是的舊黨還有很多。
他們樂此不疲地跟趙俁唱反調,完全不考慮趙宋王朝的實際情況。
得敲打一下他們了。
所以張純說:“教韓忠彥擔任山陵使如何?”
張純的意思是,既然要敲打舊黨,那么就挑最大的敲打,誰讓韓忠彥管不住這些諫官吶,就該收拾他。
趙俁在張純的額頭上敲了一下:“就你聰明。”
見她猜對了,張純不禁露出得意之色。
只是,張純不知道的是,她只猜對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趙俁只準備嚇一嚇韓忠彥和舊黨,不準備真就此罷免韓忠彥,趙俁則沒跟張純說。
接下來,趙俁又跟李琳說:“我準備,再建一支神機前軍、一支神機中軍、一支神機后軍,軍官就從神機左軍和神機右軍中抽,監軍我已然教吏部去太學里招了,兵源我準備派兵部去關中招五千,河北招五千,再從南方招五千,愛妃以為如何?”
神機軍最不同于別的軍隊的地方就是,五人為伍設伍長,十人為什設什長,五十人為一隊,一隊當中便有一隊長、一低級監軍,實行雙長官制。
這使得神機軍中有大量寒門出身、道德高尚、崇尚氣節的文人,他們充當的就是后世我軍當中的指導員、教導員、政委等職責。
這是李琳幫趙俁設計神機軍時特意強調的。
如今,要擴建神機軍了,趙俁在第一時間就把監軍班子給李琳招全了。
由此也不難看出來,李琳設計的這套機制很管用。
只不過,與之前李琳只要北方兵不同的是,這次趙俁還想招募五千南方兵,單獨成一軍。
李琳明白,趙俁這是擔心,一旦南方有事,北方兵去南方作戰會很不適應。
而且,北方兵不擅長水戰,而南方兵則多有好水性,在一些特殊戰場作戰時,更有戰斗力。
李琳想了想說:“臣妾聽聞,義烏當地的農民及礦工身體好、吃苦耐勞、勇敢堅韌,且具有較強的服從性……”
趙俁一聽,就明白了,李琳這是想走戚家軍的路數。
對此,趙俁肯定支持。
于是,神機軍擴軍的事就這么定下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