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張純的提議,正中趙俁下懷。
也是巧了,明年正好是科舉年,也適合搞一次科舉。
只不過,看張純的意思,似乎是,她想幫趙俁篩選人才。
憑張純對歷史的精通程度,如果讓她來選拔人才,應該能給趙俁和趙宋王朝選拔出一些像樣的人才。
然而問題是,趙俁實在是摸不準張純積極爭取這個任務,目的是什么?
想了又想,沒想明白之后,趙俁索性也就不想了。
反正,張純肯定沒有機會跟宮外的大臣接觸,她想要干什么,都只能通過趙俁。
再者,張純精通歷史不假,問題是趙俁也熟悉兩宋時期的這段歷史,量張純也逃不出趙俁的手心。
所以趙俁答應了張純的進言:“愛妃所言有理,恁地時,明年的科舉取士便由愛妃把關。然切記,萬不可走漏風聲,不然……”
張純會心地說道:“不然對臣妾有害無益,那些大臣若知曉臣妾一女流之輩也敢在為國取士上插手,或逼官家賜死臣妾。”
見張純什么都懂,趙俁也就放心了。
……
次日,張純就神情飽滿地去幫趙俁批閱奏章了。
同時,在有空余時間時,張純將趙宋王朝的官員名單找出來,挨個給他們寫評語。
再有時間的時候,張純就將往年參加科舉的人的名單找出來,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
總之,張純讓她自己忙碌起來,就好像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
張純還經常跟李師師等人抱怨,說趙俁每天都讓她批閱大量的奏章不說,還讓她負責科舉,為趙宋王朝選拔人才,她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事,都快累死了。
這一日,李師師、趙元奴、崔念月、喜多、徐婆惜在李琳家里小聚。
趙元奴問李師師最近忙什么,怎么一直都不來聚會,她們的主子鬧掰了,不代表她們鬧掰了,她們還得正常走動才是。
李師師就抱怨,張純現在可忙了,每天都得批閱大量的奏章,根據這些奏章向趙俁匯報,還得為趙宋王朝選拔人才,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得去上班,晚上天黑才能回來,而她一直都得跟著伺候,今天還是趙俁看張純太累了,特意給張純放了一天的假,要不然,今天她都沒時間出來跟趙元奴她們小聚。
等李師師等人走后,李琳、葉詩韻、麻曉嬌、袁傾城從里間走了出來。
葉詩韻陰陽怪氣道:“沒想到,蠢蠢離開咱們以后,過得還挺充實的嗎?”
“只要有趙俁給她兜底,就算真離開咱們,她的生活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袁傾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