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趙俁要來了,與遼國和與不和,郭成他們這些前線將領根本就做不了主。
于是,郭成他們繼續按照計劃,攻打燕京城。
不同于之前被輕松炸開的城池,燕京城作為重要的城市,其城墻在建造時采用了堅固的材料和合理的結構,以抵御外敵入侵。
即使炸藥包有一定威力,也需要多次爆破才能對城墻造成足以讓軍隊通過的缺口。
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被敵方發現并進行防御。
關鍵,因為之前那些場戰斗,遼軍已經知道宋軍中有炸藥包這種攻城利器了,所以,他們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應對炸藥包的攻擊,如加強城墻巡邏,及時發現并破壞炸藥包;在城墻周圍設置障礙物,阻止宋軍接近城墻放置炸藥包;利用護城河等防御設施,增加宋軍接近城墻的難度。
郭成以新投趙宋王朝的遼軍為攻城主力,開始填充護城河,為接下來的真正的攻城做準備。
新投的遼軍不聽命令?
那要督戰隊是干什么的?
不向前沖鋒的原遼軍,一率直接射殺,不需留情。
閑言少敘。
在趙俁到來之前,郭成等人一直在不分白天黑夜地填護城河,并且在做試探性的攻城。
趙俁來到燕京以后,郭成等人才將遼使蕭勃迭和左企弓送過來,繼續填護城河攻城。
九月初七,趙俁在齋宮中見了蕭勃迭和左企弓。
趙俁坐在龍椅上,蕭勃迭和左企弓等行大禮過后,拿出來了兩份文書副本,呈獻給趙俁,蕭勃迭用流利的漢語說:“此乃真宗與仁宗皇帝以及我朝昭圣皇帝誓書,我朝陛下令我念給陛下一聽。”
趙俁一愣,他沒想到,遼國竟然將《慶歷和議》和《澶淵之盟》給拿了出來。
宋仁宗慶歷二年,遼國乘北宋與西夏交戰之機,派使者前往趙宋王朝,要求割地。經過雙方多次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和議規定:趙宋王朝每年給遼國增加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納”的名義交付;雙方維持原有邊界,不得在邊界增筑城堡、開挖河道等。
至于宋真宗在景德元年與遼國在澶州簽訂的《澶淵之盟》,更是徹底開啟了趙宋王朝用歲幣換取北方邊境和平的恥辱模式。
趙俁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遼國竟然把《慶歷和議》和《澶淵之盟》給拿了出來。
趙俁心里跟明鏡似的,遼國想說的是,兩國約好“沿邊州軍,各守邊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等等。
可等蕭勃迭念到“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十萬匹,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令三司差人搬取至雄州交割……”趙俁就沉著臉叫停了蕭勃迭:“停!”
接著,趙俁面沉似水地說:“朕未提歲幣,你朝竟敢先提歲幣,好好好,既然如此,你朝先把歲幣連本帶利還給朕,再談議和一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