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底,燕京城迎來了第一支援軍。
只是,讓人很意外的是,這第一支援軍,既不是遼朝的主力軍,也不是遼朝內部的大部落,而是一個非常小的部落——“小骨碌”。
這小骨碌又被宋人譯作“小勃律”、“小胡虜”、“小葫蘆”、“小鞠祿”等,他們屬于黨項人的一支,跟折氏、西夏李氏屬于同一種族。
黨項族諸部與遼朝有較為復雜的關系,他們時而歸附,時而反叛,在宋、遼、西夏中間反復橫跳。
小骨碌部作為黨項族的一部分,也參與到了這些活動中。
但近百年來,小骨碌一直臣屬于遼國,對遼國還算忠心,他們也特別敬畏遼朝的皇權。
小骨碌的聚居地為天德、云中等地,也就是后世的內蒙古中部一帶,離燕京不算近。
還有,滿打滿算,小骨碌部一共也只有不到七千人。其中還夾雜著大量的女人和老幼,真正能上陣的青壯實際上只有不到兩千。
可即便如此,小骨碌部還是第一個到達燕京城下,前來勤王救駕的。
趙俁不知道耶律延禧作何感想,反正他對這個小部落挺有好感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好感歸有好感,但這并不意味著,趙俁就會對小骨碌部手下留情。
趙俁心想,‘你既然選擇火中取栗,就得做好被燙傷甚至是燙死的準備。’
經過商量,趙俁派趙良嗣進城去跟耶律延禧君臣索要小骨碌部所攜帶的馬匹、牛羊駱騾驢,用以補充欠趙宋王朝的息錢,也就是補充那二十萬匹馬的缺口。
趙俁還讓趙良嗣告訴耶律延禧君臣,如果明早小骨碌部不交出來其部所攜帶的馬匹、牛羊駱騾驢,自己就派軍隊擊潰這個小部落。
趙良嗣原封不動地將趙俁的意思轉達給了耶律延禧君臣。
等趙良嗣走后,以蕭奉先為首的主和派主張,將小骨碌部的馬匹、牛羊駱騾驢給趙宋王朝,反正這息錢早晚都要給趙宋王朝的。
可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主戰派堅決反對,他們認為,如果將小骨碌部的馬匹、牛羊駱騾驢給了趙宋王朝,一定會寒了前來勤王救駕的軍隊和部族的心,讓其他勤王之師不敢再來勤王救駕。
再者,要是來一支軍隊,就被趙宋王朝要走馬匹、牛羊駱騾驢,廢掉其部的戰力,又搶走他們的“糧草”,那勤王之師來了又有什么用,不過就是多一些被趙宋王朝勒索的人口而已。
耶律延禧雖然昏庸,但他笨想,也能想明白,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主戰派說得很有道理。沒有了馬匹的游牧民族,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來得再多,都是送,他們還得想辦法給這些毫無用處的勤王之師提供糧草。
見耶律延禧遲疑,蕭奉先明白,耶律延禧這應該是不想將小骨碌部的馬匹、牛羊駱騾驢交給趙宋王朝,他勸道:“宋主已言明,若不交納,明日便要對小骨碌部發動襲擊,其部最多一二千可戰勇士,如何能抵擋得住宋軍攻打,其部若戰敗,其他勤王之師也必會被宋軍震懾,不敢前來勤王救駕,且此舉或將破壞議和,以至南朝全面入侵。”
耶律延禧清楚,事情如果真這么發展,就徹底失控了,遼朝也許有滅亡的危險。
所以絕不能讓事態往這個方向發展。
最終,耶律延禧君臣商量過后決定,派人潛出城,去通知小骨碌部,趕緊撤到居庸關,等待他們的進一步命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