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延禧派人來試探趙俁怎么才肯撤軍。
趙俁得知此事了之后,讓韓忠彥直截了當地告訴耶律延禧派來的使臣,自己的條件始終都沒變,將歲幣和利息還回來,雙方就可以議和。
而且,韓忠彥特意提醒遼使,現在遼朝已經有足夠的馬匹、牛羊駱騾驢了,應該先把利息還來,以示議和的誠意。
還有,歲幣所缺的部分,應該去遼西京、遼中京、遼東京、甚至是遼上京去取,雙方盡快交付歲幣,開啟議和。
最后,韓忠彥代表趙俁警告遼使,趙宋王朝不拿到歲幣和利息,絕不會議和,也絕不會撤軍,雙方還得繼續打下去。
很快,遼使就將趙俁的態度告訴給了耶律延禧。
自從遼國的勤王之師從四方云集,宋軍就撤到了宛平、析津一線,開始布置防線,為大戰做準備。
甚至就連趙俁的行營都開始加強防御工事的布置。
值得一提的是,伺候趙俁的宮人,像李淳、崔念月等,以及蕭瑟瑟、三位契丹公主、二十四位契丹貴族陪嫁女、三百名各族美少女,除了十個特別擅長騎馬的被趙俁留下來,其她人全都被趙俁派穩妥之人護送回雄州行宮了。
趙俁甚至都想將張純、李琳這兩個大肚婆也一塊撤回雄州。
可一來,張純和李琳不想走。
二來,張純和李琳都還有用。
三來,如果只是張純和李琳這兩個大肚婆,不管前線多亂,趙俁也應該能把她們帶走,畢竟,趙俁手上有多支王牌軍隊,護送他們這點人回雄州應該不是問題。
另外,趙俁將蘇轍等原來派到燕京城中的趙宋王朝的官員也都給撤了回來,只留下趙良嗣和呂頤浩跟遼國交涉,看著遼國交付歲幣以及利息。
這此給了耶律延禧君臣錯覺,讓他們誤以為,趙俁怕了遼國的勤王之師,遼國又行了,以及趙俁好處撈得差不多了準備跑了。
因為是這么看待宋軍的戰略收縮的,此時耶律延禧對于還趙宋王朝的歲幣以及利息,已經不再那么熱心和迫切了,而耶律延禧后來答應給的那五萬匹馬,遼國方面更是提都不再提了,擺明了是想賴賬不還。
其實,在遼國方面來看,他們賴賬也是有道理的。
遼國已經交付的金銀絹帛,祖宗以來寶藏珠玉等物準折,從民間收上來的各種珠寶古董,加上馬匹、牛羊駱騾驢,再加上兵甲、戰略物資、糧草,其總價值已經超過了他們遼國從趙宋王朝勒索的歲幣了。
更不用說,他們還將蕭瑟瑟、蕭普賢女、三位契丹公主、二十四位契丹貴族陪嫁女、三百名各族美少女送給趙俁,以及獻上的珍禽猛獸、香藥、茶、錦綺酒果、嫁妝之類。
在耶律延禧來看,趙俁這次御駕親征已經夠本了,他們勒索了趙宋王朝上百年,也不過就得到這么多財物,趙俁一次就搶回去了,這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至于之前他們契丹人搶中原王朝的,又沒有紀錄在案,怎么能計算在內呢?
總之,耶律延禧不想再往外掏了。
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去民間搜刮金銀絹帛、珠寶古董的遼國官員停了下來,往趙宋王朝運送絹帛、各種寶物的車隊也停了下來。
對此,以韓忠彥、蘇轍為首的保守派,覺得趙宋王朝應該見好就收,順勢跟遼朝議和,鎖定勝局。
但以曾布、蔡卞為首的激進派則認為,他們率領幾十萬大軍在這,并且是屢屢打勝仗的情況下,遼國還想抵賴,等他們率領這幾十萬大軍撤了,遼國不得立即派兵去增援西夏?
而且,以曾布、蔡卞為首的激進派還認為,這是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天賜良機,一旦錯過了,燕云十六州可能就再也收復不了了,趙宋王朝可能永遠也完成不了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