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奉先等主和派大臣又強調,當前形勢之下必須堅決向和議方向努力,不能再有絲毫動搖,否則就是在誤國。
耶律和魯斡也在場,他認為,昨夜一戰,他們遼國方面確實是吃了大虧,但總共也不過才損失了大幾萬人馬,他們還剩六十多萬大軍,在燕京這里的兵力還是要遠強于宋軍的,他們只要令步兵守衛燕京城等重鎮,再以騎兵在城外協防,并不停地騷擾宋軍,宋軍怎么都不可能再取得戰果,等到宋軍的糧草吃光了,被他們騷擾煩了,自然就會退兵。
耶律和魯斡還認為,勝負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這一敗,就被宋軍給打沒了膽氣,要有再戰的勇氣。
然而,對于耶律和魯斡的這些建議,耶律延禧根本不聽,他性格畏懦,不懂用兵之道,更不敢再向宋軍用兵。
蕭奉先更是指出,宋軍現在所擁有的糧草比他們充足,要是跟宋軍耗下去,指不定誰先熬不下去。
蕭奉先所說的,也是實情。
早在今年秋收時,宋軍就搞到了大量糧草,吃到明年開春都不成問題,而且,趙宋王朝還可以源源不斷地給前線提供糧草。
再一個,趙宋王朝現在已經得到了大量的馬牛羊駱騾驢,這些也可以充當糧草。
相比較來說,燕地的糧草大部分都被趙宋王朝給奪去了,勤王之師帶來的牛羊駱騾驢還得拿出不少給趙宋王朝,關鍵他們的人數還比趙宋王朝多。
這到底誰先熬不住,還真不好說。
所以,也知道這種情況的耶律和魯斡,又把嘴給閉上了。
……
蕭保先和左企弓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齋宮。
只見,齋宮外,煙霧繚繞,有些地方甚至還在著著火,斷壁殘垣間仍可見昨夜激戰的痕跡,灰燼與血跡交織,講述著昨夜的慘烈。
不遠處,遼軍的尸體被堆在一起,宛如秋日落葉般層層疊疊,無聲地訴說著戰敗的哀歌。烏鴉在上空盤旋,發出凄厲的叫聲,為這戰場平添了幾分悲涼與荒蕪。
而趙宋王朝的旗幟在廢墟之上高高飄揚,彰顯著勝利者的姿態。
蕭保先與左企弓,踏著這片滿目瘡痍之地,心中五味雜陳……
不多時,蕭保先和左企弓就見到了韓忠彥。
韓忠彥也不像之前那么客氣了,而是淡淡地說:“兩國已欲和,又來劫寨,何也?”
蕭保先連忙解釋:“皆霞抹駙馬貪功,三軍欲戰,非朝廷之意也。”
接著,蕭保先和左企弓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找補。
他們的口才不錯。
關鍵,韓忠彥也不想往崩了談,也就沒有計較他們話中的漏洞。
最終,韓忠彥不無警告道:“二位大使最好帶來了好消息,不然下次可就不是我接見貴朝的大使了。”
都打過這么多次交道,遼國方面自然早就知道了,韓忠彥是趙宋王朝的保守派、主和派,趙宋王朝還有大量的激進派、主戰派。
所以,蕭保先和左企弓很清楚,韓忠彥的意思是,這次他們遼國要是不拿出誠意來,那么宋遼兩國即便不立即開戰,也會換成激進派、主戰派跟他們遼朝談,到了那時,兩國肯定開戰,再沒有了斡旋的余地。
蕭保先趕緊將耶律延禧君臣的意思一五一十全都轉告給了韓忠彥。
韓忠彥聽完,明顯松了一口氣,他對蕭保先和左企弓說:“我去請示我家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