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楶、呂恵卿率領二十多萬大軍逼近西夏的首都興慶府后,并沒有著急攻打這座西夏人勢必會死守到底的堅城,而是一邊派兵包圍興慶府、一邊調兵遣將打通所有從趙宋王朝通往靈州城的道路,接著一邊調兵遣將去掃蕩西夏剩余的地方、一邊加固靈州城、一邊往靈州城運送糧草輜重。
章楶、呂恵卿沒有立即攻打興慶府,是因為宋軍打不下興慶府嗎?
當然不是。
以宋軍現在的氣勢如虹,以及所擁有的炸藥包,如果不顧一切地攻打,多半還是能打破興慶府的。
可問題是,一旦西夏人將興慶府冰封上,在這個寒冬臘月攻這座堅城,面對數十萬西夏人的垂死反撲,宋軍一定會有巨大的傷亡和損失。
而只要圍而不攻,就興慶府中的這幾十萬張嘴,用不了三個月,絕對會糧絕。
就是不糧絕,等到明年天暖了,再攻打興慶府,破城也是旦夕之間。
總之,雖然占盡了優勢,章楶和呂恵卿應對得仍舊極為沉穩,他們先是派大軍占領應理、夏州等地,又派大軍十分順利地攻占積石州、西寧等地。
進入十二月,宋軍只差西夏最后的領土——都城興慶府仍未攻陷。
在打得同時,章楶和呂恵卿也吸取了西夏這里始終沒有完全臣服中原王朝的教訓,以及總結了隴右都護府的成功經驗,他們大開殺戒將西夏境內的所有達官貴胄、士紳望族、豪門大戶、豪商巨賈之家的男人全都誅殺,女人送入妓營,解放其家的奴隸,寬待這片土地擁有最多人口的平民,并開倉放糧、重新分配土地,給有功勞的西夏平民和奴隸分配西夏的貴族之女……
為了收復西夏,趙宋王朝早已做了充足的準備。前腳攻入西夏,后腳就有數千有能力、有抱負、有夢想的趙宋王朝的官員進入西夏,按照他們已經學習和商量了很久的策略接管這片全新的區域,治理這片全新區域,勢要將這里改造成趙宋王朝永遠不可分割的一片領土。
另外,趙宋朝廷也已經開始在那些流民特別多的地區以分土地、分住處、免稅三年、提供路費、提供食宿等優惠政策移三百萬漢民來西夏定居。
時間進入十二月,西北已經天寒地凍了,并且降下了第一場大雪。
好在,為了收復西夏,趙宋王朝早早地就為西軍準備了大幾十萬套棉襖以及充足的棉被和帳篷。
關鍵,宋軍已經打下了除興慶府以外的所有西夏之地,有充足的御寒之地和糧食。
更關鍵的是,由于趙宋王朝推出的大大利好于西夏平民階層和奴隸階層的政策,獲得了大量西夏平民和西夏奴隸的擁護,這使得趙宋王朝在西夏這里擁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他們也會幫助宋軍渡過這個寒冬。
再說李乾順君臣,以及西夏皇室,哪怕只剩下這最后一城,他們仍舊咬緊牙關負隅頑抗,說什么也不肯投降。
為了表現出其堅決的態度,早在十一月下旬時,李乾順就發動全城軍民冰封上了興慶府,擺明了要跟宋軍耗到底。
這也正常。
西夏李氏很清楚,這一百來年,他們給趙宋王朝帶來了多么巨大的傷害和多么巨大的損失。
毫不夸張地說,自從李繼遷反宋開始,西夏便如同一把利刃,時時懸于趙宋王朝的咽喉,讓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百年間,趙宋王朝每年都要在西北地區投入大量的財政收入抵御西夏的入侵,其數量之多,幾乎耗盡了朝廷半數以上的稅賦,導致中原腹地的發展受阻,百姓負擔加重,國庫時常空虛。
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重壓,更是精神上的折磨,無數家庭因征戰而破碎,無數青年在邊疆的烽火中消逝,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思念與哀傷。
另外,西夏幾乎每一年都會入侵趙宋王朝打草谷,而他們的每一次掠奪,都如同在趙宋王朝的心頭割肉,讓中原的百姓對西夏恨之入骨。
這仇恨,如同烈火烹油,經久不息,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