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推行士紳一體納糧,能使朝廷從士紳處獲得田賦收入,緩解財政壓力。還能改變以往主要依賴平民百姓納稅的局面,使稅收來源更廣泛、均衡,減輕平民的稅收負擔,提高財政收入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而且,平民看到士紳階層不再有特權,心理上會感覺更公平,對朝廷認同感可能增強。
而攤丁入畝,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稅負減輕,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貧富差距過大的矛盾,更能為農民松綁,有利于社會公平。而且,這能保證稅收的穩定,增加財政收入,還可以避免了因人口流動和隱匿丁口導致的稅收拖欠問題,使稅收征管更加簡便高效,提高財政資金的籌集能力。
只是,士紳階層的地位較高,享受諸多特權,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觸動其利益,會引發他們的不滿和抵制,導致他們與朝廷的矛盾加劇,也可能使他們與平民的矛盾更復雜,他們還很可能將不滿轉嫁到平民身上,也就是,會通過其他方式如提高地租等,間接將負擔轉嫁給平民,使平民在經濟上仍受一定影響。
士紳階層在朝廷中還有眾多代言人,推行士紳一體納糧肯定會遭遇官僚集團的抵制,引發統治集團的內部爭論和分裂,削弱朝廷的凝聚力和行政效率。
總之,從制度設計的角度看,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雖能增加財政收入、優化稅收的結構,但會面臨巨大阻力,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如果推行不好,實施效果可能因各種因素而大打折扣。
很早以前,趙俁跟張純和葉詩韻就商量過土地改革,因為這是趙宋王朝最大的問題,也是趙宋王朝要想強盛繞不過去的問題,不解決,歷史上那幾百次農民起義就會接連發生,不斷給趙宋王朝放血,使得趙宋王朝便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一旦有外族入侵,趙宋王朝這座看似繁華實則根基不穩的大廈,便會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轟然倒塌,亡國滅種。
早在趙俁穿越之初,趙俁就給趙煦上過一道《土地改革疏》。
當時,趙俁還天真地想要以強硬的手段推出限制土地兼并,也就是推行限田制,即:按照官員和百姓的等級,規定農田的數量限額。例如,一品官員的家庭,限定占田五十頃;平民家庭,按照家中男丁人口計算,占田不得超過二十畝。超出規定的家庭,允許保留適量的祭田和永業田,其余的田地要么賣給沒有土地的貧民,要么由官府按公平價格征購,再轉賣給貧困的人。
后來,趙俁把自己的《土地改革疏》拿給五女看,張純、李琳、麻曉嬌、袁傾城都覺得趙俁的想法沒有問題,這不就是平分土地嘛,很符合她們對心中理想社會的憧憬。
可葉詩韻卻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給予了否定,她說:
“平分土地看似公平,實則有悖經濟運轉之理。我大宋自開國以來,工商繁茂、市鎮勃興,此乃經濟活水之源。若強行推行平分土地,無異于截斷水流,使經濟陷入困頓。”
“且土地非均質之物,江南水田膏腴,畝產可達數石;西北旱田貧瘠,收成不過十之一二。若不論地力強行平分,富戶必藏良田而棄瘠土,貧農得薄田卻難飽腹,土地產出必將銳減。恁地時,糧食供應不足,糧價飛漲,物價失衡,整個經濟體系都將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