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后,陳公輔一點都沒有緊張,更沒有害怕。
一來,他這個人為人鯁直,又認為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是強國良策,自然說得理直氣壯,沒有任何畏懼。
二來,他一個狀元之才,自然不蠢,哪能不明白,這是趙俁讓他干的,趙俁又向來是一位極有擔當的皇帝,自然不會不管他,哪怕他一時受點委屈,也沒什么,早晚趙俁會十倍百倍地補償他。
如此,陳公輔自然無所畏懼。
真正緊張的人是趙俁。
趙俁很清楚,他不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以他現在打下的底子,只要不犯大錯,一定能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而且,就憑他收復了隴右、收復了西夏、至少收復了燕云十六州,以及他在位時期麻曉嬌在科技上搞出來的建樹和袁傾城在農業上搞出來的建樹,他在歷史上的風評絕對會非常好。
相反,他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這個觸動了士紳階層的利益和趙宋王朝統治基礎的政策,才真有可能動搖他的江山社稷,讓他成為頗具爭議的君主,甚至是被唾罵的君主。
畢竟,士紳階層一直掌握著話語權,他們是社會的精英,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朝廷與民眾之間的橋梁。
自古以來,士紳階層就享受著免稅免役的特權,這一傳統根深蒂固,牽一發而動全身。
趙俁深知,一旦觸動這一敏感神經,必將引發朝堂動蕩,甚至可能激起士紳階層的強烈反彈,導致國家動蕩,甚至是滅亡。
趙俁也不是沒想過,‘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可作為一個穿越者,一位截止到目前為止很成功的帝王,趙俁真的很想在自己這一代將這個難題徹底解決了,給自己的子孫,不說留一個千秋萬代的江山社稷,也要給他們留下一個百年基業,至少不能給他們留下一個大爛攤子。
關鍵,不是趙俁自負,要是他都解決不了這些難題,他的子孫肯定更解決不了這些難題,那趙宋王朝早晚會因為這些積重難返的難題而走向末路。
所以,思前想后過后,趙俁才決定試一試。
此刻,陳公輔拋出這顆炸彈了之后,趙俁立即就去看一眾大臣,尤其是一眾宰執的表情,想要看看他們對于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到底是什么態度?
只見,原本輕松歡樂的朝堂之上,氣氛瞬間凝固,仿佛連空氣都沉重了幾分。宰執們或低頭沉思,或眼神中閃爍著復雜難辨的光芒。
趙俁最先看向章惇。
就見,這位鐵血宰相,此刻眉頭緊鎖,似乎在權衡利弊,心中暗自盤算著這一政策可能帶來的后果。他的眼神偶爾與趙俁交匯,那其中既有對趙俁的敬畏,也不乏對時局的憂慮。
樞密使曾布,出了名的機智多變,他嘴角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似乎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早有預料。然而,那笑容背后隱藏的是何種心思,卻無人知曉。他輕輕摩挲著手中的玉笏,眼神閃爍,似乎在思考如何在這場風暴中保持自己的立場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