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俁在心中點了點頭,‘韓忠彥作為保守派的領袖,能說出支持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也算不容易了。’
趙俁又看向蔡京。
這是趙俁最期待的一位宰執。趙俁覺得,要是蔡京肯接下這個任務,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最有可能推廣成功。
可讓趙俁失望的是,蔡京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臣……反對。臣以為此策雖立意高遠,意在革除積弊,振興朝綱,然時機尚未成熟,貿然行之,恐傷及朝野和諧,動搖國本。士紳階層,自古乃國家之棟梁,驟然變革,恐引其不滿,進而生亂。且民間習俗根深蒂固,驟然變革田賦制度,易致民心不穩,影響農耕,于國不利。臣斗膽諫言,國家積弊需除,然方式方法尚需斟酌,以免急功近利,反致大局動蕩,宜徐徐而圖之。”
怕說服不了趙俁,蔡京又特意提醒趙俁:“陛下圣德昭昭,德比唐堯,以仁政撫黎庶,使天下沐春風;智侔虞舜,憑睿思理萬機,令九州承甘露;威同大禹,復夏敗遼而安邦;明齊成湯,滌蕩濁穢以興國。自陛下臨御,政通人和,百業俱興,日月增輝,山河煥彩,真乃千古未有之圣主,臣等幸得追隨,實乃三生之幸!今陳御史所諫,恐誤國之策,唯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趙俁聽明白了蔡京的意思。
蔡京這等于是在說:“陛下,作為皇帝您已經很成功了,文治武功樣樣不落,再從別的方面使使勁,妥妥的千古一帝,只是別碰土地改革這件事,此事的阻力太大,干成了,因為士大夫階層掌握著話語權,您也絕留不下好名聲,關鍵,一個不慎,可能您的英明就全毀了,咱不冒這個險行不行?”
雖然蔡京公然跟自己唱了反調,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他這么精明的人,明知道自己想干這件事,還能勸一勸自己,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更重要的是,蔡京說得沒毛病,自己要是真干了這件事,搞不好最后自己能落個功過各半的評價就不錯了。
其實,章惇、曾布,包括支持自己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的韓忠彥,也都是蔡京這個意思。
總結一下,他們都想說三個字——沒必要。
只是,趙俁才“二十歲”,他還很年輕,不想就這么躺平了,他也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負的。
‘上輩子我是沒有施展的舞臺,才碌碌無為一生;這輩子我什么都不缺,該得到的我已經全都得到了,皇后、太后我都睡了好幾個。這我要是還像前世那樣,明知道這是對的,就因為害怕干不成而畏首畏尾,不敢去做,那我穿越這一回,又有什么意義?!”
趙俁將目光從蔡京身上移開,看向許將。
許將見此,拜道:“臣支持此策,只是臣亦怕有負圣恩,不敢主動擔下如此重任,然若陛下愿教臣負責此事,臣萬死不辭。”
趙俁對許將點了點頭,對他的表現還算滿意。
趙俁看向張商英。
張商英拜道:“臣附議。”
趙俁沖張商英也點了點頭。
趙俁看向李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