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童貫率領宋軍在與西夏的戰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宋軍連克永和寨、割沓城,奪取了西夏重要的產馬地和兵員補給地橫山,西夏的野戰精銳被殲滅殆盡,其首都興慶府直接暴露在宋軍兵鋒之下,西夏舉國震動,李乾順不得不再次向北宋王朝表示臣服。
從軍事態勢上看,當時宋軍已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若繼續進攻下去,西夏極有可能亡國。
然而,就在童貫準備一舉收復西夏之際,耶律延禧派遣遼國使臣攜十萬鐵騎陳兵河東,明面上說要調和宋夏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就是以兵戈為籌碼,威逼北宋王朝罷兵。
消息傳回京城,朝堂瞬間炸開鍋。趙宋王朝的主和派大臣,立刻聯名上奏,以“兵疲民困,當以和為貴”為由,力勸趙佶接受遼國調停。
趙佶看著邊關急報,想起澶淵之盟后百年未啟的北方防線,終究在奏折上朱批“準奏”二字。
詔令傳到軍中那日,童貫站橫山上,望著百里外興慶府隱約可見的城墻,突然將佩劍狠狠插入黃土,飛濺的碎石劃破他的手背,血珠滲進沙礫,恰似他破碎的野心。
童貫知道,不消滅遼國,他就收復不了西夏。
而且,宋神宗留下的遺詔“收復燕云者王”。這道遺詔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童貫那顆躁動不安、渴望建功立業的心。
以至于,后來哪怕童貫都快七十歲了,在有機會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安逸選擇率領宋軍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輸得一敗涂地,最后被趙桓砍了腦袋。
縱觀童貫的一生,不敢看出他到底有多野心勃勃。
而童貫的野心并沒有因為歷史發生改變而改變過。
這一世的童貫,同樣擁有強烈的野心。
而且,因為趙俁把收復青唐和收復西夏的主要功勞給了章楶、呂恵卿、王厚等人,讓童貫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使得他滿腔的野心無處安放,如同被囚禁的猛虎,日夜咆哮于胸臆之間。
兩年前,趙宋王朝的大將王厚病逝,趙俁看在童貫對自己忠心耿耿上,欽點了童貫擔任西軍的最高統帥。
童貫走馬上任了之后,與他的搭檔劉法兩個人一直在勤練西軍,準備靠西軍建功立業。
與此同時,童貫一直在研究收復吐蕃和西域的事。
其實童貫是想收復燕地五州和平灤營三州,成為異姓王。
可奈何,趙俁君臣對收復燕地五州和平灤營三州有自己的計劃,遠在西北的童貫,根本就插不上手。
沒辦法,童貫只能打離他比較近的吐蕃和西域的主意。
可目前階段,趙俁致力于解決趙宋王朝內部的問題,無心對外開疆拓邊,這讓童貫只能選擇隱忍。
除此之外,童貫還有一個麻煩。他沒有獨當一面的軍功,甚至沒有獨自統軍的經驗。
這要是,真有一天,趙俁答應了收復吐蕃和西域,童貫多半也會因為威望不夠而不一定能當上這個統帥。
所以,童貫很需要一個獨自統軍的機會,最好能率大軍取得一場輝煌的大勝。
讓童貫大喜過望的是,他正瞌睡時,來了枕頭。趙俁竟然讓他們平定江南的叛亂。
這簡直就是為童貫量身定制的刷軍功、刷威望的機會。
于是,接到趙俁的命令,童貫趕緊將劉法找來,讓劉法立即整軍,他先回京去面圣,籌集糧草輜重。
僅僅七天時間,童貫就回到了東京汴梁城,接受趙俁面授機宜……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