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一番話,說得在情在理,反對招安的頭領們紛紛附和,神色間盡是戒備。
這正是很多頭領反對招安的最重要原因。他們很清楚自己殺了多少官吏士紳地主,更清楚這些官吏士紳地主跟朝中的官員有多深厚的淵源。
就說被他們鏟除的宋喬年一家,背后就有蔡京這個權臣以及不少其他權柄頗重的大臣。
這他們要是接受朝廷招安,跟蔡京等人同朝為官,誰敢保證蔡京等人不報復他們?
吳用對魯智深說:“我等為官家鏟除官吏士紳地主,掃清推行新政二策障礙,官家豈會不念我等忠義,對我等有所保護?再者,我等聚眾起義,所求者,乃為國為民,替天行道。試想,若我等繼續流落草莽,雖有一時快意,卻終究難成大器,且朝不保夕,何時能真正實現胸中抱負,解救蒼生于水火之中?”
吳用一番話,言辭懇切,試圖以大義說服眾人,他繼續說:“今朝中奸佞橫行,與地方官吏士紳地主勾結,以致陛下新政二策難以推行,正需我等忠義之臣,助陛下削弱奸臣勢力,還朝綱以清明。此乃大義,我輩忠君愛國之人豈可因個人安危,而棄大局于不顧?”
魯智深頓時就被吳用說得啞口無言。
吳用知道,用大義能說服魯智深這樣的忠義之人,但說服不了廣大草莽出身的人。他們更在意的是眼前的利益,而非那虛無縹緲的大義。
果然!
見魯智深被駁得一時無語,李逵按捺不住,粗聲粗氣地嚷嚷道:“俺可不管那些鳥大義!俺只知道,我等如今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若是投了朝廷,豈不是要受那鳥規矩束縛?俺不稀罕做大官,只愿跟兄弟們在一起,逍遙快活!”
李逵此言一出,不少反對招安的頭領紛紛點頭,神色間透露出對他們現在自由自在生活的留戀。
“你這黑廝又不當家,豈知養活這二十萬大軍每日所需糧食幾何?來來來,我來告訴你。每名士卒一日需食米兩升,二十萬人一日便要消耗四十萬升,約四百石,每月便需一萬兩千石,一年下來,足足十四萬四千石!”
“這上等白米一石約一貫,中等糙米一石也需八百文。我軍多以糙米充饑,每日僅糧食開支便需三百二十貫,一月下來要一萬貫,一年高達十二萬貫!”
“今兄弟們劫富所得雖多,卻只因我等所劫,皆富裕官吏士紳地主,自可逍遙快活。可我大宋富裕官吏士紳地主雖多,卻又能再供我等劫富濟貧多久?三月,五月,還是一年?”
“待富裕官吏士紳地主被我等殺光,拿什么養活這二十萬兄弟?屆時,僅這二十萬張嘴,便會愁壞我等。恁地時,難道真像賊寇一般,去劫掠百姓?”
“而我等若是受了朝廷招安,糧餉皆由朝廷調撥,便再無此等憂愁,且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光宗耀祖,封妻蔭子,豈不真正逍遙快活?”